2024年,沅江高新区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法治建设工作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法治政府建设有关要求,持续提升依法建园依法治园能力和水平,现将2024年度法治建设工作报告如下。
一、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深入学习法治思想,提高政治觉悟
始终坚持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法治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作为全年的重大政治任务,切实把法治建设各项要求体现到业务工作和日常管理中,积极为推进法治建设提供保障、创造条件。2024年来,累计开展法治思想专题学习4次;通过微信公众号发布法治思想普法教育内容6篇。同时,结合“4·15”“12·4”等特定普法节日,扎实开展企业普法教育,累计设置咨询台16个、展板38块,张贴宣传横幅8幅,印发宣传材料7350份,提供法律咨询120余次。
(二)深入推进制度建设,全面依法行政
深入贯彻党中央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部署要求和有关党内法规,深入贯彻民主集中制,严格执行“三重一大”制度,结合园区职责权限和工作实际,积极履行重大行政决策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策等法定程序。2024年,累计召开班子成员会议11次,集体研究确定“五好园区建设、项目建设、历史遗留问题解决”等重大项目或重要决策40余项。同时,落实“法律顾问”制度,聘请2名专业律师担任园区法律顾问,推动法治资源下沉,为广大企业、职工提供了优质高效的公共法律服务,今年以来,累计修改完善合同30余份,参与处理合同纠纷、农民工讨薪等案件25起;武汉海事法院沅江司法便民服务点受理船舶纠纷38起、诉前调解成功案件14起,调解中6件;沅江市人民法院诉前调解中心(高新区)纠纷624起、诉前调解成功案件138起,调解中37件。
(三)深入夯实保障机制,深化法治建设
加快建设法治园区,全年累计召开法治园区建设工作相关会议5次,将法治园区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同部署、同推进、同督促、同考核、同奖惩,为法治园区建设工作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强化法治经费保障,2024年共拨付法治建设各项费用近22万元,确保法治建设各项工作任务高质高效落实。持续推进学法用法,组织园区机关65名工作人员参加集中学法、年度考法工作,确保全员按时取得学分,并通过普法考试。深入开展“12·4”国家宪法日、宪法宣传周、法治宣传教育月等“线上+线下”多形式普法宣传活动,推动宪法、民法典学习宣传常态化制度化。深化开展“学习枫桥经验,实现矛盾不上交”专项行动,扎实做好矛盾调解工作,综合发挥调解、仲裁、行政裁决、行政复议、信访等作用,多渠道化解矛盾纠纷,真正做到“大事不出市,小事不出区”。
(四)深入落实从严治党,捍卫法治权威
(一)干部法治意识有待提高。部分干部对法治建设理解较为片面,主观认为自己没有执法权、处罚权等权力,依法办事意识不够强,依法决策水平不够,与其他部门的协同联动存在短板。
(二)宣传教育方式有待创新。面对企业直接开展普法宣传的工作方式较为传统单一,宣传方式有待创新,普法的针对性、实用性有待提高,法治宣传的覆盖面和影响力有限。
(三)历史遗留问题还需攻坚。如湖南光线农业小龙虾项目信访问题多次与法院、公安、司法部门对接,但仍未找到有效解决措施,办理效果不明显;如涉及到街道(社区)的黄土咀村民信访问题,相关职能职责已剥离,但信访事项并未完全承接。
(一)加大法治培训力度。通过专题研讨、案例分析等多种形式,进一步强化法治思维训练,引导全体干职工切实将法治理念贯穿“五好园区”建设的每一个环节,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
(二)创新法治宣传形式。在传统普法阵地的基础上,紧跟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特点,积极探索互联网平台在普法中的有效应用,利用大家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普法工作,努力形成管委会“互联网+法治宣传”普法新格局。
(三)逐步化解疑难杂症。对湖南光线农业小龙虾项目、中农虹光、凤山洲生态旅游景区等遗留问题,按照“事要解决、事有人办”的原则,安排专人专专办,明确职责、细化任务,强化与职能部门的联动,逐一研究解决办法,力争逐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