沅江市卫生健康局关于印发2021年沅江市妇幼健康工作要点的通知

索 引 号:4309810018/2021-1393070 发布机构:沅江市人民政府 发文日期:2021-04-26 信息类别:综合政务 公开范围:全部公开 公开方式:政府网站

各镇(中心)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市直医疗机构,民营医院:

现将《2021年沅江市妇幼健康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遵照执行。

 

 

沅江市卫生健康局

2021422

   


2021年沅江市妇幼健康工作要点

 

2021年工作思路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妇女儿童健康为中心,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统筹保安全、促发展,抓改革、补短板,强监管、防风险,推动妇幼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十四五”谋好篇、开好局,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一、加强党的领导和党建工作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当好“三个表率”。推进妇幼保健机构党建工作,坚持党建和业务工作同谋划、同部署,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妇幼健康事业各方面各环节。加强妇幼健康文化建设,开展“庆祝建党100周年”妇幼健康系列宣传活动,讲好沅江妇幼故事,弘扬正能量,宣传主旋律。

二、统筹妇幼健康事业发展

全面完成《中国妇女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湖南省妇女儿童发展规划(2016-2020年)》《湖南省“十三五”妇幼健康事业发展规划》以及健康扶贫的终期评估和经验总结,制订《沅江市妇女儿童发展规划(2021-2025年)》卫生健康领域实施方案,部署落实国家和省、市级新“两纲”和新“两规划”妇幼健康重点工作任务,做好与乡村振兴战略部署衔接。

三、开展妇幼健康促进行动

建立健全妇幼健康教育体系,开展预防出生缺陷、艾滋病防治、母乳喂养等主题宣传活动,引导妇女儿童建立正确健康观,形成有利于健康的生活方式、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关注妇女全生命周期保健及儿童全方位保健需求,促进以“治病为中心”向“健康为中心”转变,有效提高妇女儿童健康水平。

四、抓实常态化疫情防控

指导医疗助产机构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各项要求,加强市妇幼保健院核酸检测能力建设,强化疫情常态化防控应急助产机构和定点救治医院管理,开展孕产妇和儿童新冠肺炎疫情监测。加强孕产妇和儿童新冠肺炎防控知识宣传,增强防控意识和能力。

五、保障母婴安全和健康

实施母婴安全行动提升计划,巩固母婴安全五项核心制度。出台《沅江市孕产妇死亡管理办法》,规范开展孕产妇和新生儿死亡与危重症评审,密切监测辖区母婴安全形势,对可避免孕产妇死亡的责任单位主要负责人进行约谈,层层压实责任。加快推进市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中心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开展市危重孕产妇、新生儿救治中心能力评估工作。组织开展母婴安全技能竞赛。加强新生儿复苏等适宜技术的推广。全市孕产妇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婴儿死亡率、新生儿死亡率分别控制在12/10万、6‰、5‰和3‰,降低流动孕产妇死亡率。

六、强化出生缺陷综合防治

贯彻落实《湖南省出生缺陷防治办法》,统筹推进出生缺陷三级预防。完善出生缺陷防治网络,推进专业人才培训,加强产前筛查机构建设,指导服务机构建立健全质量管理控制体系,提升出生缺陷项目服务质量。实施沅江健康民生项目,打造健康教育+基因筛查+精准干预+科学随访为一体的工作格局,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推动健康沅江建设。

七、推进妇女生命周期服务

加强妇女保健专科建设,推动医疗助产机构广泛开展青春期、孕产期、更年期保健服务,满足妇女不同时期健康需求。加强与计划生育协会等部门工作对接,充分发挥妇幼保健机构的技术优势和计划生育协会等相关部门的网络优势,推动落实基本避孕服务和生育技术服务,促进生殖健康服务融入妇女健康管理全过程。按照国家和省、市级统一部署,启动消除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行动计划,探索建立HPV疫苗接种、宫颈癌筛查、诊治和救助相衔接的宫颈癌三级综合防治模式。

八、促进儿童健康全面发展

实施健康儿童行动提升计划。加强新生儿保健专科建设,强化新生儿保健和高危儿管理,巩固《沅江市高危儿童管理办法》。加强儿童眼保健和视力检查等保健服务和儿童营养喂养咨询指导。加强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和婴幼儿养育照护科学专业指导。实施母乳喂养促进行动,加强爱婴医院管理和母乳喂养社会宣传。加强流动儿童管理,降低流动儿童死亡率。按照国家和省、市级统一部署,开展儿童早期发展优质服务基地建设,探索农村儿童早期发展服务模式。

九、做好妇幼公共卫生服务

全面落实孕产妇免费产前筛查、农村与城镇低保适龄妇女“两癌”免费检查两项省市重点民生实事项目,保质保量完成目标任务。规范实施预防艾梅乙母婴传播、计划生育基本技术服务、爱心助孕等国家和省级妇幼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促进妇幼公共服务均等化。认真做好孕产妇健康管理和0-6岁儿童健康管理服务,全市新生儿访视率、儿童健康管理率、早孕建册率、产后访视率均达85%以上。加强中医药妇幼适宜技术推广应用,促进中医药与妇幼健康工作融合。

十、完善妇幼健康体系建设

推进妇幼保健机构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进一步完善“四部制”建设,巩固市妇幼保健院二甲复评成果。加强基层妇幼保健人才队伍建设,配齐配强基层保健队伍,开展基层保健人员培训,提升基层保健人员服务能力。加强产科医生、新生儿科医生、助产士、妇幼保健等紧缺人才的培养。全面开展妇幼保健机构绩效考核,推进妇幼保健机构体制机制创新,落实“两个允许”要求,探索建立保障与激励相结合的运行机制。

十一、提升妇幼信息管理和健康教育水平

认真落实妇幼健康统计调查制度,切实强化妇幼健康信息质量控制,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开展妇幼健康信息化建设调研,优化、整合、完善妇幼健康信息系统,促进信息共享。加强妇幼健康信息分析利用,定期对妇幼健康信息数据开展分析利用,为政府决策提供可靠依据。建立市级“妇幼健康服务”公众号,发布妇幼健康工作动态,加强民生项目和妇幼健康知识的推广普及,提高服务对象自我保健意识。

十二、加强行业监管和行风建设

坚持底线思维,加强行业重点技术、重点领域、新业态的风险防范和排查,严防系统性风险。加强出生医学证明管理,实行孕产妇住院分娩实人实名认证,按照省、市级统一部署逐步推广出生医学证明电子证照应用。加强妇幼健康行风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行业生态,塑造行业良好形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