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在沅江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沅江市城管执法局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管理系列重要指示为指引,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坚定不移地推进城市管理科学化、精细化、长效化,以打造“四精、八有”城市格局为目标,立足全市经济发展大局,着力补短板、强弱项、抓提质,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重要抓手,努力打造“洞庭湖区核心城市”,助推沅江高质量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2024年工作总结
(一)市政设施维护到位。完成了城区主次干道人行道板维修维护工作。做好城区绿化养护。对城区124万平方米的公园绿地、道路绿带和10197棵行道树进行乔木片植的抹芽工作和绿地绿带的施肥工作。强化供水设施建设。新建供水管网约1692米,实际完成投资约201万元,改造供水管网约4002米,实际完成投资约640万元。
(二)城市秩序规范可控。共开展拆违集中行动13次,拆除各类违法建设15处,拆除面积1388平方米,对15处违规建设的项目开展处罚,罚款1219万元。健全“日常巡查+错时执法”常态化,开展市容专项集中执法整治行动90余次,整治各类违章行为8000余起。开展户外广告整治行动,全年共拆除影响市容、存在安全隐患的大型户外广告和招牌设施22处,拆除面积1800多平方米。
(三)生态治理持续向好。进一步明确职责、建立健全处置机制。完善主次干道网格化管理,掌握道路扬尘污染源,采取相应管控措施,确保道路扬尘管控达标,2024年共清理运输生活垃圾58528.11吨。严格督促各项目工地落实扬尘污染防治“六个百分百”要求;加强渣土运输车辆的管理,立案查处违章案件立案7起。狠抓大气治理,目前市区大中型餐饮店油烟净化器安装率达98%。加强日常巡查和维护,确保生活垃圾填埋场安全稳定运行。
(四)安全生产监管到位。全面对城管领域各项隐患进行排查,特别加大了燃气安全监管力度。极端天气应急处置到位,春节前后全力以赴奋战在抗击冰雪第一线,确保了城市运行安全。4月至6月城区遭受4次强降雨的袭击,城管执法均迅速启动应急预案,通过提前布控、科学调度,确保了城区道路排水防涝工作到位。通过全面整治排查,城管领域安全生产监管到位。
(五)立项争资成绩突出。2024年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城管局立项争资工作目标任务完成、2024年污染治理垃圾分类专项第一批中央预算内资金2000万元,由我局负责推进实施。另专项债1.92亿元和超长期特别国债2750万元。目前按市政府指示要求已交由市城投集团组织实施。
(六)创建任务全面完成。一是以问题为导向,建立健全工作机制。针对城市管理的难点、堵点,制定具体可行的工作计划,明确时间节点、责任人和考核标准。建立健全沟通协调机制,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作配合,确保各项工作衔接顺畅、信息畅通,形成工作合力。以“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管理范围要求,全面推行城管网格化管理模式。依托城管网格化、路长制、社区长制等方案,及时推行“步行办公”管理模式,加强领导一线督导协调指挥力度。二是以目标为导向,全面开展九大行动。按照创建工作要求,从精细化标准入手,动员调度全局一切积极因素,资金、人员、物资全部集中到创建攻坚工作中。通过集中整治行动,全面完成创建工作任务,城市品质得到有效提升。发挥了城管主力军的作用,创建取得了全省前列的好成绩,极有希望获得“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权。
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队伍素质和市容秩序有待进一步提高。队伍普遍年龄偏大,接受能力有限,服务质量与新形势下市民群众的期盼还有差距,导致人民群众对城管执法行为不理解不支持情况时有发生。我市大部分为老旧农贸市场,空间规划不足、配套设施滞后、零担摊位不够,导致乱摆乱占、流动经营问题突出。城区停车位总体供给不足,区域车位分布不均匀,部分闲置场地停车位周转率不高,部分市民规范意识还有待加强,导致城区乱停乱靠现象依然存在。
(二)执法装备不足、城市管理整治经费、市政设施维护经费不足。城市管理工作繁重,我局各项整治经费严重不足、难以为继;市政设施维护预算资金严重不足,影响市政设施管护力度;现有执法车辆的维修油耗费用未纳入财政预算。
(三)体制机制不畅。市政维护机制不畅。机构改革后的市政中心原有的市场化经营职能已移交至城建投所属市政公司。市政中心属于差额拨款单位,经费严重不足,单位运行难以维持;无建设维护资金,导致日常市政维护资金短缺。另违法建设执法衔接机制不畅。为查清违法建设案件事实,我局依程序函询市相关部门,请求对涉案建筑进行违法认定,并对是否可以采取改正措施消除对规划实施的影响作出结论,但相关部门支持力度不够,部门配合沟通不畅。
(四)工作衔接不通。市区部分市政设施(园林绿化、市区桥梁、路灯、城市道路等)建设未进行移交;由于我局没有参与项目施工监管、验收,导致移交设施质量不高,很多设施项目移交程序不到位,很多都是现状移交,移交书、图纸均未提供,移交资料不全;移交设施维护资金未纳入财政预算,亟须解决移交设施管护和改造费用。新移交公厕、垃圾中转站、新增保洁面积、城区行道树、沅江南高速出口绿化、城投公司移交的路灯设施管护费用未落实,且部分移交项目未达到移交使用标准,须提质改造。特别是巴山桥、太阳桥、运河桥、郭家湖桥、琼湖大桥、桔园桥、狮山桥移交至我局市政中心监管后。其桥梁维护、安全检测资金未纳入财政预算。
(五)亟需启动垃圾填埋场填埋区封场处置工作和解决整改环保问题工程项目资金。垃圾填埋场存在项目资金缺口、日常保障经费不足、急需启动封场工作等问题将极可能会出现正常运转难以为继、运营商停摆、存在巨大的环保风险和污染防治隐患,亟需解决相关问题,严控各类风险。
三、2025年工作安排
(一)提升队伍建设水平。强化执法为民意识,从群众需求出发,维护群众利益;强化纪律底线思维,坚持问题导向,严守工作纪律、工作规矩;强化综合素质提升,巩固深化执法队伍“强基础、转作风、树形象”行动成果,严格执行规范化建设标准,促使思想观念大更新、能力本领大提升、干部作风大转变。
(二)对标对标推进创建。采取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结合的工作模式,逐项对标攻坚、落实责任,层层传导压力,不断提升工作标准、拉高工作标杆。高标准、高效率、高质量完成各项创建工作任务
(二)常抓长效城市提质。全线出击,开展市容秩序整治、基础设施维护、园林绿化管护、环境卫生清洁、交通秩序整治、拆违控违整治、亮化美化管护、户外广告整治、公益行动劝导九大攻坚战。全面深化“网小格、小网格”+“网格长”+“路长”+“社区长”管理模式。开展好垃圾无害化处理场生态封场及后续渗滤液处置工作;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减量、资源化利用工作;通过集中整治,网格化管理,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确保城市品质不断提高。
(三)中心工作全力推进。一是严查违章建筑,对违建“零容忍”,完成拆违控违任务,加大对项目区、安置房违建的巡查与管控,以铁的手腕强力推动违建整治工作;二是广泛开展宣传、督导,加快垃圾分类基础设施建设,全力推进中心城区垃圾分类工作。三是完成第四轮启动中心城区环卫清扫保洁服务工作。四是按时完成2025年城镇燃气老旧管网建设改造和城市老旧供水管网改造项目任务;用绣花针功夫,精细化管理好城市。五是2025年将污染治理垃圾分类专项第一批中央预算内资金2000万元资金,全面对城区环卫设施设备进行提升提质。全力推进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工作。六是全面对城管领域各项隐患进行排查,加大了燃气安全监管力度,加大对极端天气城市运行防控力度,确保全年安全将到位。
(四)争创一流“营商环境”。 全力推进营商环境改革,加快政策集成创新,更高标准、更高水平、更深层次推动我局营商环境建设工作,立足城区供水供气现状,积极探索,努力在创新便民上下功夫,在利商便商上想办法,进一步优化供水供气报装事项,竭力使我市供水供气服务水平再上新台阶,确保我局“营商环境”工作进入全省第一梯队。
(五)加强防治,启动封场。目前垃圾填埋区已近设计容量峰值,为切实消除垃圾填埋区环境风险、污染防治和安全生产隐患、请示市政府同意后力争启动垃圾填埋区封场处置工作。
微信公众号
“湘易办”超级服务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