沅江市林业局2025年度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计划
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与上级林业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市林业局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生态立市、绿色发展理念,以林长制为总抓手,扎实开展生态保护、绿色发展等工作,全力推进全市林业高质量发展。
一、上半年工作开展情况
(一)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始终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抓班子、强队伍,以党建统揽林业工作全局。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开展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7次。压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认真履行“一岗双责”,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市相关规定,毫不松懈纠治“四风”,集中整治违规吃喝,排查整治各类廉政风险。开展3次党风廉政建设教育,进一步加强机关作风纪律建设,培养良好的纪律意识、规矩意识,提高工作效能。结合相关工作要求,深入推进“一月一课一片一实践”主题党日活动6次,扎实开展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引导党员干部锤炼党性、提高思想觉悟,推动作风建设向上向好,为林业事业高质量发展增添助力。
(二)推深做实林长制。全市建立了“三长四员”网络化管理体系,全市共划分90个管护网格,明确各级正副林长(督察长、警长)310人、监管员16人、科技员30人、执法人员32人,选聘生态护林员90人,设立林长制公示牌208块。各级林长(督察长、警长)、护林员开展巡林巡湿1.6万余人次,解决涉林涉湿问题110个,有力推动工作落地落实。
(三)切实加强生态保护
1.加强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加强自然保护地监督管理,督促协调相关镇、街道、中心履行好属地管理责任,加强与自然资源、住建、生态环境等部门的对接联系,累计开展琼湖国家湿地公园、龙虎山森林公园和南洞庭湖风景名胜区日常巡查300余人次,从源头上杜绝未批先建、乱开发、乱占地的行为。进一步整合优化自然保护地,完成了2025年第一批自然保护地全面监督生态问题线索图斑核查、全市4个自然保护地内24个无需整改线索点位销号备案。
2.加强森林湿地资源保护。认真贯彻落实省、市林长令工作要求,压实各级林长责任,加强森林防火督查和指导,加大巡护频次。高标准超额完成森林防灭火基础设施建设,新建生物防火林带30.6千米、防火隔离带25.8千米、防火道3.9千米、消防蓄水池540立方米,严格野外火源管控,确保火险火灾零发生。强化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加强沅江市国家级森林病虫害中心测报点建设,持续巩固松材线虫病治理成果,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率、监测覆盖率100%。全面落实益阳市《南洞庭湖保护监管九条刚性措施》等,主动授权湿地等部门依法守住林地、湿地保护底线,联合保护区沅江管理局、公安等开展专项巡查巡护每月2次以上,开展“清风”“候鸟保护”等专项行动,强化宣传和监管执法,收缴地笼13条(130米)、野生动物150余只,清除捕鸟网39个,严厉打击破坏森林草原湿地生态资源违法行为,确保全市生态安全。
3.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积极开展湿地、候鸟等野生动物保护宣传与巡护,开展珍贵濒危物种保护行动、秤锤树保护,持续开展生物多样性监测工作,组织开展了世界湿地日、世界野生动植物保护日、爱鸟周等宣传活动,联合志愿者共巡护里程7500多公里,救助小天鹅、草鸮、画眉等野生动物9种13只。持续开展湿地植物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建设,构建结构稳定、功能完备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体系,为保护洞庭湖区生物多样性奠定了基础。
(四)扎实开展生态修复
1.深入开展国土科学绿化。完成营造人工造林1.08万亩、退化林修复0.5万亩,香泡、吴茱萸等四旁植树12万余株。落实省第6号总林长令、《湖南省古树名木保护办法》,完成10株古树名木抢救复壮方案编制,推进全市152株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工作常态化。创新义务植树方式,组织开展送苗下乡和全民义务植树活动,拓展全民义务植树尽责方式,全民义务植树超28.5万人次,尽责率80%以上。
2.认真开展湿地保护与修复。结合河(湖)长制巡护、环境整治、生态修复等工作,对南洞庭国际重要湿地、全市主要天然湿地、重要人工湿地开展日常湿地巡护监管,共开展巡护240余次,湿地保护稳定率达100%。有序推进琼湖国家湿地公园保护修复、大通湖湖体及湖泊缓冲带生态修复等项目建设,修复湿地面积800公顷。
(五)加速推进绿色发展
1.稳步推进林业项目建设。申报入库林业生态保护修复、南洞庭流域河湖湿地保护修护、“双重项目”、国土绿化等项目2.3亿元。目前,南洞庭湖生态修复项目、(麋鹿)野生动物保护、龙虎山国有林场林路改(扩)建等项目立项争资到位资金3000万元,获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考核奖励100万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高效搞好亚投行、彩虹岛、鲟龙鱼、采砂、飞鸟乐园二期、益南高速(沅江段)等建设项目使用林地行政审批,保障重点项目使用林地10宗23.53公顷,确保全市重点项目建设有序推进。加强湿地植物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建设,引进林木种质资源50份。
2.继续保持林业产业健康发展。鼓励发展林下种植、林下养殖、森林旅游等林下经济,积极推广油茶产业发展,以胭脂湖街道先锋村花卉苗木基地为引领,打造全市花卉苗木产供销一体化产业集群,全市花卉苗木生产面积3839亩,综合产值2455万元;以湖南益森沅江枳壳中药研究所为龙头,发展以枳壳、吴茱萸为主的木本药材种植基地;以“两园两区”为载体,积极探索发展森林康养和森林湿地生态旅游,为“产业强市”注入林业元素。
3.进一步规范林政资源管理。有序开展新一轮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编制、“十五五”森林限额采伐编制和林草湿荒普查,建立资源管理“一张图”林湿草审核审批协调机制,规范森林采伐限额管理,发放林木采伐许可证30份,采伐蓄积8157立方米,出材量5302立方米,收缴森林植被恢复费229万元。积极服务全市12家木材加工企业和28家苗木种植经营户,优化涉林营商环境。
二、存在的问题
(一)林业专业技术人才短缺。近年来,各镇(街道、中心)很少从林业院校招考、招录相关林业技术专业人才充实到林长办开展林长制工作,出现了林业技术人才断层、短缺现象,制约了林长制工作的长足发展。
(二)护林员队伍能力不足。我市90名护林员均为兼职护林员,人均年龄偏大(平均年龄超过50岁),学历偏低(高中以上学历的仅50人),林业业务知识不专,难以完成专业性较强的林业业务工作。
(三)林地资源匮乏。按照自然资源和林业部门最新的统计口径,我市林地面积仅有8.56万亩,各地平均面积少,且各镇(街道、中心)分布不均,湖洲湿地造林受到政策限制,虽然我市通过创建林长制示范品牌、发展油茶产业、开展义务植树活动拓宽造林渠道,但短期内难以提高全市森林覆盖率和森林蓄积量净增长率的数值。
(
四
)林业发展要素保障不足。林业发展资金不足,林业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年轻力量匮乏,专业人才队伍出现青黄不接的状况。3个独立二级机构困难问题多,虽属事业单位,但预算资金不足,干职工不能享受到正常的待遇,不稳定因素较多。特别是代管的新湾镇龙虎山村,因土地等历史遗留问题,维稳压力大。
三、下半年工作重点
(一)全面深化林长制。认真贯彻落实省总林长令和益阳市林河田长会议精神,进一步健全“三长四员”网格化管护体系,推进各级林长全覆盖常态化巡林巡湿,着力解决重点难点问题。持续推进林长制示范品牌创建,加强基层基础建设,强队伍、重能力,充分发挥林长制作用。
(二)全面提质国土绿化。常态化开展造林绿化落地上图,实施国土绿化示范等项目,确保造林绿化成效,推进全市152株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工作常态化。按照“政府引导、企业参加、群众参与、以点带面、以奖代投”的原则,推动全市油茶产业发展,充分利用我市30万亩老化桔园及闲置荒山资源,积极争取我市进入油茶国家重点支持县,今年在新湾镇、南嘴镇、胭脂湖街道等新植油茶2万亩,建成2至3个示范点,到“十五五”末建成标准化油茶基地10万亩,推动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三)全面强化生态保护。编制新一轮林草保护利用规划,加强森林采伐限额管理和林地使用管控。深入推进自然保护地全面监督,扎实推进中央生态环保督察、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片等反馈问题整改后续工作,加强湿地植物国家林木种质资源库建设,持续巩固保护区欧美黑杨清退成果。编制《湖南琼湖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2026-2035年)》,解决胭脂湖沙滩等区域的发展瓶颈。加强候鸟、麋鹿等野生动植物保护,积极申请野生动物致害生态补偿,推动致害保险工作。
(四)全面巩固安全保障。推进森林火灾高风险区综合治理二期项目建设,开展森林防火宣传教育,确保不发生森林火灾。开展林业系统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把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决策部署,巩固和深化国有林场改革成果。
(五)加大巡查执法力度。健全“常态巡查+联合执法”工作机制,聚焦南洞庭湖自然保护区、国际重要湿地等重点区域,开展高频次、全覆盖的巡查执法。常态化联合保护区管理、公安等多部门开展执法行动,形成打击合力,重点整治非法侵占林地湿地、盗伐滥伐林木、非法猎捕候鸟及野生动物等违法犯罪行为。对破坏林地、湿地等违法犯罪行为坚持“零容忍”态度,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确保湿地和野生动物栖息地得到有效保护。
(六)全面谋划立项争资。编制林业“十五五”规划,争取更多涉林政策、项目进入上级规划笼子。加大立项争资和项目包装,积极申报林业生态保护修复、野生动植物保护等专项资金,积极探索发展林业湿地碳汇,做好全市乡村绿化与花卉苗木生产融合发展的规划和业务指导,在国土绿化项目、油茶产业等重点领域打造新的“投入增长点”。大力发展林下经济,积极争取我市进入林下经济发展重点县建设。开展林下经济示范基地提质升级,争报全市枳壳作为林下经济争取补助资金1000万元。积极向省林业局申请争取白蚁防治资金,有序开展龙虎山林场香樟白蚁防治。
(七)全面提升治理效能。进一步优化审核审批服务,保障重点项目用林需求,加强用林事前指导、优化用林事中审批,严格用林事后监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持续开展车便湖、浣纱湖观鸟点建设前期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