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着力稳产保供,扛稳粮食生产责任。一是粮食生产稳中有进。今年我市早稻生产前期风调雨顺,虽遇6月下旬至7月上旬洪涝灾害,但我市及时采取了有效措施,早稻仍实现了丰收,全市早稻面积40.97万亩,预计单产450公斤,比上年增58公斤/亩,目前已全部收割完毕,晚稻抛插面积43.25万亩,已全部完成。二是蔬菜生产进展顺利。上半年蔬菜收获24.4万亩,总产量36.7万吨,总产值13.4亿元。三是质量安全稳步提升。主要农产品抽检合格率达99%以上,未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上半年实现农产品加工产值182亿元,增长8.6%。
(二)着力巩固脱贫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一是义务教育。2024年春季共资助各学段困难学生9261人、541.7万元;“雨露计划”发放645人次、96.75万元。二是基本医疗。实现防返贫监测对象、低保对象、特困人员、重度残疾人等困难群众参保率100%,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四类慢病患者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率100%。三是住房安全。对省定我市2024年危房改造任务337户全面动工,即开工率100%。四是饮水安全。农村自来水普及率97.89%,水质合格率达到100%。五是小额信贷。第一季度贴息25.93万元。六是就业帮扶。实现脱贫人口及监测对象外出务工人员8524人,就业帮扶车间达到34家,吸纳脱贫劳动力就业450人。七是兜底保障。全市脱贫户和监测对象中有7589人纳入了低保特困范围,并提高困难群众救助保障水平。
(三)着力项目建设,增强农业发展后劲。农业农村已立项争资中央高标准农田建设等项目14个,争取资金3.0879亿元;与此同时,我局着力培植税源并确保“颗粒归仓”,完成税收330万元(超过半)。2023年2.84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已全面竣工,2024年5.82万亩投融资创新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已全面开工建设,预计今年年底将完成80%工程量,2024年新增国债1.6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正在加速推进,预计将按上级要求在今年11月底前全面竣工。成功申报小龙虾产业集群、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等项目,力争全生物降解地膜科学使用回收6.5万亩试点项目、加厚地膜科学使用回收5.5万亩试点项目在我市落地,有序推动土壤三普项目,农膜利用率达85%。
(四)着力夯实基础,不断提升综合能力。一是耕地保护制度落到实处。根据市自然资源局提供的图斑,2024年我市应该整改恢复耕地永久基本农田111.32亩;已完成整治100.31亩。二是污染耕地安全利用。落实安全利用区降镉“六改”农艺措施面积1万亩;0.134万亩严格管控区全面退出水稻生产。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在90%以上。三是农药化肥减量增效。推广应用农药减量控害技术,16家服务组织开展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服务面积56万亩,水稻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覆盖率达85%。完成了化肥淡季储备7000吨(实物量),完成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85万亩次。
(五)着力返贫监测,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一是加强风险预警核处。充分利用湖南省防返贫监测帮扶管理平台,截至目前,共计预警105条(其中无风险销号103条,有风险2条,并已纳入监测对象)。二是开展防返贫监测帮扶集中排查。对全市所有的脱贫户、监测户和重点人群进行排查,通过排查,新识别纳入监测对象7户21人,风险消除8户15人。
(六)着力增产增收,大力壮大乡村产业。一是做响特色农产品牌。强力推进六大强农行动,以科技、人才、融合、开放、品牌、特色为抓手,着力打造我市“芦笋”“芦菇”“沅江大头鱼”“沅江大米”“四季红腐乳”等特色品牌。组织参加了中国中部农博会(湖南)、洞庭湖区洞庭粮仓峰会等7次农特产品展示展销会。二是做大经营主体规模。培育市级以上龙头企业55家,其中国家级1家(辣妹子食品有限公司)、省级8家、市级46家,其中粮食产业龙头企业19个,芦笋芦菇产业龙头企业11个。创建省级农民合作社5家、省级示范家庭农场6家、省级现代农机合作社示范社1家、省级现代农机合作社建设单位2家。三是做实转型产业基础。全市芦笋生产和销售企业有16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4家,市级龙头企业7家),固定资产投入达5亿多元,芦笋采摘基地面积约45万亩,常年芦笋存量约14万吨。全市芦菇种植面积500亩,芦菇产量达1500多吨。2023年实现两芦产业综合产值约38亿。四是强力推进联农带农。目前,中央财政衔接资金用于产业发展的比重达到60%,强化主体与脱贫群众利益联结。推进新湾镇莲花村的优质水果柑橘品改基地、胭脂湖街道南竹山村的种养业等益阳市级高质量庭院经济示范项目建设,联结农户362户,脱贫户、监测户65户,打造6—10个沅江市级高质量庭院经济项目。制定联农带农工作方案,构建并完善“企业出效益、乡村得振兴、群众增收入”的利益联结机制,湖南光亚公司“菇-稻-菇”模式,芦小妹食品有限公司“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发展模式,沅江市冯鑫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与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合作模式得到推广示范,让脱贫人口通过直接帮扶、稳岗就业的方式实现持续增收。
(七)着力共治共享,全面推进乡村治理。一是长江十年禁渔成果持续巩固。投入了2000余万元全域打造全国首个渔政监控项目、全省首个智慧渔政+秸秆焚烧综合监管平台,实现执法“三全一精”执法目标。持续围绕“四清四无”禁捕工作目标,联合公安等部门开展“长江江豚保护行动”、渔政亮剑2024系列专项执法行动、防网围反弹专项整治行动和常态化禁捕巡查共出动公安、农业、交通等执法人员10271人次、执法船艇1638艘次、执法车辆1566台次。共查处非法捕捞案件8起。二是全面禁止秸秆焚烧取得实效。出台了关于禁止露天焚烧秸秆的通告,实行属地网格化管理;同时积极推广秸秆粉碎还田、快速腐熟还田等技术,通过加装碎草机碎草还田、建有机肥加工企业、稻草收储运体系建设等方面堵疏结合,标本兼治,确保实效。三是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持续向好。立足各乡镇发展现状、区位优势、资源禀赋,坚持“输血、造血、活血”三管齐下,掀起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比学赶超新热潮。2024年全市二季度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总额达750.17万元,29个村集体经济收入超10万元,5个村超20万元。比如,共华镇八形汊村积极探索“支部+公司+合作社+农户+基地”模式,通过村级集体公司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统一销售,因地制宜发展以稻虾、稻鳖为主的“稻+”特色产业,推动传统水稻种植业转型升级,带动农民群众增收致富。四是积极探索化解村级债务路径。全市165个村级单位(其中农业行政村149个、涉农社区16个),2022年末村级债务总额为35236.94万元,村平债务213.56万元。至2023年12月,全市村级债务总额为34910.36万元,较上年末债务总额减少326.58万元,村级债务逐年化解。五是推进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开展深化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突出问题整治工作,目前已上报问题886条,已整改问题874条,向沅江市纪委监委移送问题线索5条。收回违规发放资金、重复入账资金3.53万元。已将拖欠承包费的问题进行整改,收回资金10282元。
(八)着力生态宜居,加快建设美丽乡村。一是村庄清洁行动有力。全市共清理农村生活垃圾3万多吨,清理畜禽养殖粪污等农业生产废弃物200多吨。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率、保洁覆盖率均达100%。二是推进“厕所革命”见效。按省、益阳市要求,正在稳步推进农村户厕改造300个、公厕建设25座。三是美丽庭院创建出彩。村容村貌大为改观,450多户农户开展农户庭院“六个一”建设。四是村民建房管理规范。组织开展了对全市农村宅基地管理政策落实、责任体系建设、审批机制,安全生产等工作的检查督查。分批次对各镇(街道、中心)开展宅基地制度与审批管理培训,累计培训人数500余人次。五是开展和美乡村创建。拟创建和美乡村30个,拟投入资金1500万元,平均50万元/村。
二、问题和不足
(一)农业龙头企业带动能力还不强。我市集农产品收贮、加工、流通、科研、服务于一体的农业龙头企业不多,产业链条不长,产业融合程度较低,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当有限,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方面的作用发挥还不够充分。一是设施农业较为薄弱;二是三产龙头寥寥无几,品牌效益还没有充分释放,整体综合效益不够高、竞争力不够强。三是三产融合链条有真空,如辣妹子主打产品辣椒酱原料非本地种植。
(二)遏制秸秆禁烧执法工作压力大。部分镇村干部和农户对秸秆禁烧的重大意义认识不够,燃烧秸秆还田传统习俗仍然存在,秸秆禁烧执法压力大、成本高,且市镇村三级联动不够,镇村靠前指挥主动性不强。同时,因禁烧属环保监管,农业农村按省分工只管资源化利用工作,对接上存在不及时、不对口,工作较为被动。
(三)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需持续发力。一是农民增收渠道不宽。由于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加上大多数农民从事的是体力劳动,工资收入低、不稳定,从事二、三产业缺技术、少资金,市场风险意识不强,导致农民增收渠道不宽、空间不大。二是要素保障总体不足。投入乡村振兴的资金仍然较少,乡村产业用地制约瓶颈明显,村干部队伍存在老龄化、文化水平偏低等问题,实用人才偏少,乡村劳动力外流现象较为普遍。三是产业帮扶后劲不足。部分原扶贫产业主体受外部因素影响发展后劲不足,少数主体经营困难,拖欠分红延迟兑现现象少量发生,农户融入产业发展不够,已到期产业扶贫项目续签协议工作有待加强,有关文件缺乏具体操作性。四是乡风文明建设有待加强。部分村民法治意识有待加强,农村文化阵地建设滞后,与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还有差距。
三、下阶段工作安排
(一)紧盯底线工作不动摇。坚持问题导向,把督查、核查、审计、巡查等交办问题的整改工作做深、做实、做细,确保接受各类督查考核不问责。扎实开展农药化肥减量增效行动,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强化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秸秆综合利用率85%以上;规范涉农资金审批管理,扎实开展惠农惠民资金管理和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防范三农领域资金风险。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常态化实施“一户一画像、一户一套餐”防返贫监测和帮扶,巩固提升“三保障”和饮水安全保障成果,健全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做好兜底保障,持续开展“百企千人联村,助力乡村振兴”行动,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二)紧抓“四水”产业不懈怠。大力发展“四水农业”,紧抓粮食安全,保障粮食、生猪等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打造“沅字号”品牌;持续壮大农村电商、生态农庄、智慧农业等新业态,积极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等模式,着力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支持市场主体开展柑橘品改和发展枳壳产业,探索出台《沅江市枳壳管理办法》《产业发展工作方案》;做强两芦为主的水生蔬菜全产业链,同步推进冷链物流建设,培育5家龙头企业发展“四水”农业。
(三)紧跟项目建设不掉队。全面跟踪指导国家级产业强镇项目(南大膳镇)高质量如期竣工;持续推进5.82万亩投融资创新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1.6万亩新增国债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5.8万亩高标准农田投融资创新(增补投资)项目建设,确保项目按时按质圆满竣工。完成3.5万亩绿肥生产、全国土壤第三次普查。依托产油大县、产粮大县、棉花大县项目,推进统防统治、绿色防控、测土配方施肥等农业社会化服务建设。
(四)紧扣精准执法不偏向。扎实开展农业领域综合执法队伍建设,坚持人岗相宜、交流轮岗调优执法队伍,激发执法队伍活力,确保不发生内部舆情问题;加强执法人员素质培养,开展执法人员全体轮训,不断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从构筑制度防线、工作标线、问题底线、支撑专线入手,全面提升种子、农药、化肥、饲料、屠宰、垂钓、禁捕等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水平。加大农业执法力度,强化智慧渔政平台质效,做好长江流域十年禁捕工作。
(五)紧密合作创新不停步。充分利用本土资源,深化与中国科学院麻类研究所、湖南农科院、湖南农大等院校合作,提前谋篇布局打造数字乡村,加强所有科研成果与服务体系成果运用,确保年底农业农村工作“交卷打高分”。
(六)紧系乡村建设不放松。加强村庄规划编制实效性,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完成2024年农村户用厕所300个、公厕25座改(新)建任务,创建30个和美乡村(以奖代投50万元/村),持续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开展乡村振兴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整治。持续举办“文明家庭”“五好家庭”“好媳妇、好婆婆”等评选活动。扩大创建5个益阳市级和20个沅江市级文化振兴示范村效果,以文化振兴推动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