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智慧城市是指利用各种信息技术或创新概念,将城市的系统和服务打通、集成,以提升资源运用的效率,优化城市管理和服务,以及改善市民生活质量。为了全面推进全市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特制定《沅江市“十四五”新型智慧城市创建规划》。
一、“十三五”新型智慧城市发展情况
“十三五”期间,全市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服务大局、服务发展、服务民生为中心,以信息安全为保障,鼓励创新、深度融合、统筹协调、务求实效,大力推进经济发展、政务服务、社会管理、民生普惠、基础设施等各个领域的信息化建设,提升信息化在优化生产生活方式、改善城市管理、提升资源利用效率等方面的能力和水平,促推了全市经济社会转型发展、高质量发展。
全市智能化信息基础设施支撑信息化能力进一步增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超前发展,光纤干线宽带网进一步优化,互联网出口带宽超过1000G,移动宽带互联网完成全市域4G网络的100%覆盖并平滑向5G网络过渡,城域网宽带覆盖率达95%以上,农村家庭宽带接入比例大幅提高;基本实现广播电视网、通信网和互联网的三网融合,网络宽带化、泛在化、融合化、智能化水平和支撑信息化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
全市149个行政村信息网络普遍服务试点、22个示范村及35个延伸村的电信普遍服务项目建设全面完成,并通过了湖南省通信管理局的验收。2020年,互联网普及率70%。全面部署2020年5G网络建设,规划新建5G站址18个,原基站维护改造站址60个。目前沅江首个5G基站(电信)已开通,为有效推进全市5G网络建设奠定基础。
聚焦城市管理、安全、交通、环境保护等重点领域,全面推广应用互联网、云计算等新兴技术和产品,正在形成全面感知、高度智能的立体化城市管理体系。优化城市网格化管理和生态保护网络等领域实现迅速感知、智能处理和综合利管理等方面得到长足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城乡一体、服务为先,聚焦社区、城管、政务、旅游、平安等社会发展领域,正在形成新型的全方位的信息化公共服务应用体系,为居民提供更为安全、便捷、健康、愉快、高效、绿色的智能化生活环境。
目前,智慧城市信息化在国民经济各领域应用不够深入,在智能制造、现代农业及现代服务业与智能技术的融合度不够;政府信息化条块分割,跨地区、跨部门信息共享、业务协同和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步伐仍然滞后;社会公共服务领域、城乡社区信息化还需加强;信息产业规模偏小,产业机构仍需优化,创新能力有待提升;网络和信息安全面临严峻挑战。迫切需要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经济社会各领域的应用,充分挖掘、实时整合、有效配置城市资源,促进产业优化升级、人民生活和谐幸福、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二、“十四五”新型智慧城市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彻中央“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全面落实省委“创新引领、开放崛起”发展战略,遵循“产业强市、生态名市、文化特色市”发展目标,紧紧抓住国家实施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互联网+”行动计划、促进大数据和云计算发展、加快“两新一重”建设等战略发展新机遇,以“善政、兴业、惠民”为目标,将沅江打造成政务阳光高效、产业发展跨越、民生普惠便捷、城市治理睿智且具有湖乡文化特色的新型智慧城市。
(二)基本原则
一是顶层规划,统筹建设。加强规划引领作用,先行开展顶层规划设计,统筹兼顾当前需求和长期发展,形成全市统一标准规范体系,做好与益阳市智慧城市衔接,推进信息化集约有序建设,实现跨部门、跨系统信息互联互通、业务协同。
二是资源整合,有效利旧。充分利用现有信息资源、网络基础设施和基础平台,构建智能、协同、高效、安全的城市运行管理体系和惠民利民的公共服务应用体系;整合、集约利用沅江信息资源,加强智慧城市的协调管理,确保智慧城市有序建设。
三是创新驱动,体现特色。通过技术创新和配套机制体制变革,借助“互联网+”等创新发展模式,促进信息技术与各行业跨界融合,打造长效创新机制,驱动智慧沅江可持续发展。立足沅江实际,结合沅江特色产业,着力推动现代信息技术与特色产业深度融合,驱动特色应用建设。
四是分步实施,突出重点。结合沅江城市发展基础,按照需求迫切性、建设难易度将智慧沅江建设细分步骤和周期;重点解决城市管理、惠民服务及特色产业发展面临的困境,实现决策管理的智慧化、创新城市管理方式、解决惠民服务领域的突出问题,扶持特色优势产业发展。
五是以人为本,服务为先。秉持为民、惠民、利民的原则,缩小“数字鸿沟”,促进公共服务智慧化、均等化,充分调动公众参与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积极性,让全民共享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成果。
六是创新模式,政企协同。以创新为驱动力,大力促进技术、管理、制度和商业模式创新,鼓励社会资本积极参与智慧沅江投资建设运营,充分发挥市场在城市发展、乡村振兴和资源配置中的关键性作用,共同推进城乡建设发展。
(三)建设目标
围绕“产业强市、生态名市、文化特色市”发展目标,以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5G等先进的信息技术为手段,基本建成智慧沅江善政、惠民、兴业系统工程,初步形成智慧沅江发展主体框架和基本运营模式,形成信息化基础设施泛在先进、城市管理全面精准、民生服务均等普惠、产业经济转型升级、网络安全可管可控的新格局,实现与益阳市新型智慧城市的同步建设、系统互联互通,实现沅江各部门数据的共享交换、业务协同,实现城市运行高效,乡村提速振兴,城乡协同发展。
基础设施泛在先进。建成高速、泛在、智能、可信的下一代信息基础设施,为智慧沅江建设提供坚实的存储计算、网络传输、运行感知等基础支撑。基本实现全县地上地下一体、全域物联感知与控制的城市神经网络,构建城市全要素数字化、实时化、可视化的数据资源汇聚融合体系,促进数据资源开放共享。
城市管理全面精准。全面推进社会治理、公共安全、城市建设、环境生态等领域示范应用体系建设,提升政府决策水平和公共服务供给能力,构建和谐宜居的城市生活环境。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在社会治安、交通运行、环境卫生等多领域开展业务融合。
民生服务均等普惠。围绕服务型政府建设,丰富服务内容、拓展服务渠道、扩大服务范围,推动公共服务向基层延伸,落实省办事“最多跑一次”要求,促进形成公平普惠、便捷高效的民生服务体系。
产业经济转型升级。探索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协同发展的新业态、新模式,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择选乡村开展乡村振兴试点示范,推动乡村产业经济快速发展,探索乡村振兴发展路径;培育优化新兴产业服务环境,建立多元化的新兴产业载体;引入智慧城市行业龙头企业,加速智慧产业集聚,培育一批成规模、成体系的新兴产业集群。
网络安全可管可控。与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相适应的政策、法规、标准体系基本形成,网络安全综合治理能力显著增强,重点区域、领域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得到切实保障,居民、企业和政府的信息得到有效保护,城市网络安全态势总体可管可控。
三、新型智慧城市的主要任务
以企业、居民、管理者的视角规划业务应用,通过数据共享和支撑统一协同,促进城市精准治理;通过新型智慧城市新理念、新方法、新技术引领和支撑产业发展;通过技术支撑和管理上“五统一”(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标准、统一管理、统一运维)和“四个保障”(组织保障、资金保障、人才保障、安全保障),保障城市管理精准治理和业务协同;优先应用“善政、兴业、惠民”相关性强的业务系统,尽快突显新型智慧城市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根据新型智慧城市技术架构应用、支撑、硬件环境分层发展趋势、《湖南省“互联网+政务”工作实施方案》和《益阳市新型智慧城市建设顶层设计方案》,确定沅江市的总体框架,主要包括业务架构、数据架构、标准架构以及部署架构、安全架构。
1、总体框架。智慧沅江建设充分考虑国家部委、湖南省、益阳市的关系,以兼容、开放的标准,构建可广泛接入各市直部门、单位业务系统,并与国家部委、湖南省、益阳市各平台垂直业务系统提供标准接口的沅江新型智慧城市总体框架。
沅江新型智慧城市总体框架概括为“四横三综”的开放式体系结构:“四横”包括基础设施层、数据资源层、平台支撑层、智慧应用层,“三纵”包括标准规范体系、信息安全体系、运维管理体系。
基础设施层:构建一个涵盖全面感知网、电子政务网、通信网络和计算存储资源的集约化智慧城市支撑体系,实现全市数据的存储与运算、传感与通讯的统一建设与运维,对统一支撑平台提供硬件支撑。
数据资源层:数据资源层将完成全市数据资源的管理与服务,通过数据汇聚,数据的整合、提质、发布服务以及管理,构建包含各类政务数据资源、物联设备数据资源、互联网数据资源、社会数据资源及个体数据资源的成规模、高质量的城市数据资源中心,为政府、企业、个人提供统一的数据,秉承开放和共享原则,纵向承接市级平台、省级平台及国家部委垂直平台,向下联乡镇(街道)、村(社区)平台及业务系统,横向连接各市直部门、单位,形成国家部委、省、市、区县贯穿融合的开放型智慧城市体系。
平台支撑层:为全市应用系统提供运行环境、数据库管理与利用、常规工具集、通用开发环境。
智慧应用层:面向城市治理、民生服务、产业发展、生态宜居等方面的具体应用,确保信息资源共享利用。
城市运营管理中心:囊括大数据接入、城市运行指标、经济运行状态、可视化呈现等,为领导进行联动指挥和科学决策提供支撑。
2、业务架构。智慧沅江业务架构围绕管理者、居民、企业三大主体,开展城市管理、民生服务、产业经济服务三大领域的建设。管理者、居民、企业的需求主要聚焦于城市管理全面精准、民生服务普惠均、产业经济服务提质升级等。通过智慧沅江的建设,管理者将逐步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手段为科学决策、业务监督、应急指挥与业务协同提供支撑;居民在医疗、教育等方面惠民服务需求将得到满足;管理者致力于优化存量产业和做大增量产业,企业将得到高效便捷园区服务,并形成上下游良好配套,实现沅江的跨越式发展。县级智慧城市的建设,一方面满足沅江规划、发展、建设、运行、服务和管理等方面统筹管理需求;另一方面根据市级业务需要,具体落实和支撑所属层级与益阳市级业务的对接。业务架构如下图所示。
智慧沅江业务架构
3、数据架构。数据架构主要包含数据采集、数据资源汇聚融合、数据服务、数据应用、数据治理和管理、数据生命周期管理等内容;重点解决各应用对管理机制和共性技术的诉求,并提供对外服务接口。智慧沅江数据架构如下图所示。
智慧沅江数据架构
整合现有业务系统,指导待建业务系统,实现物联网数据、政务数据等各类数据资源的共享交换。建设物联网云平台,实现城市级物联网统一管理,提供统一的物联网数据服务。按照市县(市)一体化时空云平台建设要求形成沅江时空信息框架,实现沅江政府各部门的空间信息汇聚、集成与融合,实现市县时空数据在统一标准框架下的互联互通,并为全市提供统一的2D/3DGIS服务,满足“一张图+”支撑多业务。依托益阳市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构建沅江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目录,推动基础数据资源库建设,实现市内部和益阳市的数据共享交换。雪亮工程按照益阳市雪亮工程统建要求建设,与益阳市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交换共享总平台对接,开展市县之间、地级市视频数据需求部门之间的视频数据共享交换,同时按需扩充市内终端摄像头布置密度和升级人脸识别功能,为全市提供统一的视频共享服务,推进视频图像资源的共享应用,对全市72项信息数据采集进行社会资源大整合,利用好社会资源助力全市治安动能。推动教育资源共享交换,实现沅江教育局内部各股室与沅江各类教育机构的数据共享,采用市县(市)互访+热点镜像模式实现益阳教育平台与益阳市智慧教育云平台的互联互通。采集汇总“沅江芦笋”“沅江芦菇”“沅江大米”“南洞庭水产”等沅江农业资源管理、病虫害预警、涉农企业管理、农技推广管理、农产品安全溯源、三农大数据、智慧渔政等数据,为沅江智慧农业大数据云平台提供数据支撑。
4、标准架构。标准是保障协同融合的基础,沅江智慧城市需要综合考虑与国家、省级和市级城市的对接,因此在架构上必须与国家、行业、省有、市级标准架构对接,严格遵循已有标准。标准架构参照国家相关标准,在总体标准、基础设施标准、支撑技术平台标准、管理与服务标准、建设与宜居标准、产业与经济标准、安全与保障标准等领域开展建设。沅江新型智慧城市建设遵照采用国家、省、行业标准或规范,根据沅江实际需要,补充沅江市数据质量管理、总体架构、业务架构、数据架构、标准架构、部署架构、安全体系、开发规范、项目管理规范等方面的地方规范,逐步构建沅江新型智慧城市地方标准体系。标准架构如下图所示。
智慧沅江标准架构
5、部署架构。在益阳市智慧城市建设“全市一盘棋”原则指导下,依托益阳市统筹安排下完善新沅江APP服务与沅江门户网站,实现服务渠道的统一。数据中心方面,统一依托益阳市智慧大脑和沅江市信息中心网络机房,除涉密等原因外,原则上沅江各部门不再新建或部署独立运行的信息系统。规划智慧城市运营管理中心,全市统建,承担全沅江市运行管理工作的统一指挥、综合协调、督办考核等职能,与市相关中心以及镇乡相关中心进行对接,原则上减少各单位中心建设。部署架构如下图所示。
智慧沅江部署架构
6、安全架构。通过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完善数字认证、信息安全测评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等信息安全制度,规范重要数据库和信息系统的开发、运营和管理等各个环节的安全工作。
智慧沅江安全架构
沅江市新型智慧城市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包括安全管理中心、技术防御能力、安全管理能力、安全运维能力。
安全管理中心。建设安全管理中心系统,感知整个智慧城市信息安全技术体系和管理体系的安全事件和态势,并将其汇聚到管理中心,进行综合的分析、处置,并作出安全决策。它与城市运营中心结合,提供基于信息安全的决策支撑,其核心是风险统一采集、综合分析、安全管理及安全运维能力。
技术防御能力。以等级保护技术标准及深度防御思想为核心,遵循PPDR安全模式,即“策略-保护-检测-反应”,采取针对性的安全防护措施,覆盖终端、主机、网络、平台、数据和应用领域。
安全管理能力。以等级保护管理标准及ISO27001体系为核心,建立新型智慧城市的安全策略、安全制度、安全机构、安全人员、安全建设及安全运行机制。
安全运维能力。以ITIL、ITSM规范为核心,对智慧城市的安全运行进行保障,尤其是通过日常运维、风险评估、应急响应、灾难恢复机制的建立,使得技术防御体系和安全管理体系得以有序实施。
四、创建新型智慧城市的主要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成立“沅江市新型智慧城市”建设领导小组,承担“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战略规划、实施方案、政策指导、重大项目的推进和重大问题的协调,建立统一、高效、畅通的协调推进机制;明确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在“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统筹协调、行动计划编制、信息化标准制定、建设过程宏观管控、评价考核指标设计与建设成效评估等环节的工作职责。
2、探索有效模式。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体的原则,围绕信息技术设施和公共平台建设,形成“智慧城市”建设资金保障体系。在市新型智慧城市建设领导小组统一部署下,财政每年安排一定资金,重点支持信息化技术设施建设、重点行业和区域的智慧化应用体系、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试点示范项目建设等,营造发展环境。
3、夯实人才基础。完善创新人才、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运营、管理人才的培养、引进和使用机制,努力构建有利于各类人才创新创业的发展环境。
4、保障信息安全。加强统筹协调和顶层设计,健全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切实增强信息安全保障能力,维护全市信息安全。建设全市统一、完善的电子政务安全保障系统。建立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和安全风险评估体系。制定信息安全总体实施规范和不同行业的应用指南,建立信息安全责任习题。建立重点信息系统的应急安全机制,组织应急预案编制和演练,提高信息安全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增强信息技术设施和重要信息系统的抗灾能力,为“智慧城市”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