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的洞庭湖畔,稻虾田里泛起层层涟漪。4月中旬,湖南省沅江市42万亩的稻虾田迎来丰收季。小龙虾抢“鲜”上市,随着分拣中心与各大销售平台和商超签订的收购订单,这些小龙虾开始销往全国各地。
清晨五点,村民朱修与丈夫曹文明已穿梭在自家的稻虾田间,熟练地收起着110多个“地笼王”。随着一笼笼青壳红螯的小龙虾跃出水面,夫妻俩当日斩获五六百斤鲜货,按照当前每斤15-18元的市场价计算,今天收入颇丰。
“今天收益还好,可能有9000块钱。”朱修表示。
朱修夫妻俩承包了村里100余亩稻虾田,一个季度下来,可以有一、二十万元的纯收入,虽然辛苦,但夫妻俩打心眼里感到满足。
“养虾肯定是辛苦,但是也值得,每天都有收入,最多的一天有10000多块钱。”朱修骄傲地告诉记者。
起上小龙虾,夫妻俩将其送到离自家稻虾田不足一公里的分拣中心,经过简单的质量检验和称重,钱通过微信打到了朱修的手机中。中心内,分拣工岳腊春戴着橡胶手套,指尖翻飞间将小龙虾精准分类:一两以上的“爆头将军”、七八九钱的“大青将军”、四五六钱的“中青虾兵”各归其位。遇到拿捏不准的虾体,她便会用身旁的电子秤快速称重,确保每只虾都进入对应规格的塑料筐内。
“我们是发月工资,5000元一月,一天工作按货的多少来定,总之一天不会超过8个小时。”岳腊春高兴地说。
当前正值四至六月的小龙虾黄金上市期,分拣中心日均收购量达2-3万斤。依托冷链物流体系,这些来自洞庭湖腹地的鲜活美味,每日上午通过专车发往广东、深圳、湖北、四川等地的商超及电商平台。
“我们主要销往平台和商超,长沙的河马生鲜,深圳的朴朴,广东的朴朴,还有深圳的美团买菜,这些平台我们签订了长期的合作订单,我们有多少货,他都给我们销售掉。”沅江市八形汊分拣中心负责人赵平批说。
当前沅江市稻虾种养面积突破42万亩,百亩以上规模养殖户达680户,年产小龙虾6.2万吨,综合产值92.5亿元。稻虾共作模式不仅提高土地利用率,更让农户实现“一田双收”。同时通过推广生态养殖技术、建设标准化分拣中心、对接全国销售网络,沅江市已构建起“企业+合作社+农户”的联农带农机制。如今,小龙虾产业已带动数千农户增收,成为乡村振兴的特色支柱产业。
责编:黄泽东 审稿:黄浩
微信公众号
“湘易办”超级服务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