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汛手记】感谢你们,让这片土地充满爱
发布时间:2020-08-10 16:01 信息来源:沅江新闻网 作者:王首珺 浏览量:

防汛结束,我完成了抗洪一线记者首秀。回到单位,回首这36天的风吹日晒雨淋,有感动、想记录、想讴歌,却又不知从何说起。也许,是因为这片土地有着太多故事让我难以选择。

来共华镇防汛,我是懵懂、忐忑的。作为一名记者,站在一线防洪大堤,从未防过汛的我,看到防汛队员拿着工具在开挖导浸沟,我特别好奇。在详细了解过程后,我的心中十分震惊,原来防汛还有这么多的工作需要去完成。一直在城区生活的我,仿佛发现“新大陆”一般,对防汛开始有了一个新的了解。

我采访的第一位人物,他叫孙德祥,今年61岁的他,在新港村当了24年村支书。因为患有重症,每天通过药物来维持身体,连行走都不利索。但是他还是24小时坚守在防汛一线。我十分不解,他这个情况,完全可以也生病为由,在家休养的。采访中,他说,“我在这个村里生活了一辈子,乡亲们信我,我必须要对得起乡亲们的信任。”一句信任,让一个花甲老人不分昼夜、夙兴夜寐地坚守。这时,我感受到的,是一名党员干部的责任和担当。

孙德祥(左一)在大堤上巡查

在大堤上,我看到过80多岁的老人,也有17岁的青年。开始,我特别不解,为什么防汛一线会有老人和学生?和他们交谈后,我感受到两个字——传承。老者回答是因为身后有他们居住了一辈子的家园,他不去守,放心不下。青年回答是觉得长辈们太辛苦,我年轻力壮更应该去守护家园。从未离开家乡的我,心中十分触动。这种一代接一代的使命传承令人动容。

防汛突击队员袋装沙石

在镇防指,我经常看到政委李谋,他的眼睛布满血丝,感觉十分疲惫,我就在想真的有这么辛苦吗?采访他,我跟了他一天的工作,我明白,是真的有。一天对53.4公里的防汛大堤巡逻3次,还要对9个被处置了的险情进行观察,一趟巡逻就是4个小时,从早上的7点开始,到凌晨2点结束才结束一天的工作,那时的我已经累的只想找块空地躺上去了。一天的采访后,我终于明白为什么老百姓会看到他就笑了。因为他是真的把人民当成了自己的家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捍卫着自己身后的这片土地。

女突击队员搬运防汛物资 

采访期间,在漆黑的夜晚,我被5条狗追着跑过;被蚊虫围巢,叮得浑身麻痒、到处起疙瘩;被2只壁虎围观睡觉、在沙眼旁摔了一个四脚朝天等等......但这里,有朴实的群众、有为民而战的书记、有年少志高的青年、有甘于奉献的村支书、有巾帼不让须眉的女干部,有太多令我难忘的人和事。因采访而熟悉,因熟悉而动容,离开这片土地,却发现我心中对它已盈满爱意。

从一开始不明白防汛为何而来,到现在爱上这片土地,或许这就是记者这个职业的魅力吧。在这里,通过我的镜头、我的文字来表达防汛人员的艰辛,传递有温度的故事,记录那一刻的温暖。

来共华后,行走在大堤的泥泞中,奔波在肆虐的雨水中,难免有些疲惫,但是当我看到大堤上灯火通明,人潮涌动。我总是精神抖擞,因为其他工作人员都在付出,我身为一名青年记者又何惧苦累。正如我一名同事的一篇文章的标题,“吾辈何以立此地,只因身后皆家乡”。故事还有很多,也时刻正在发生。纸短情长或许我无法尽善尽美,一一表达。但是在未来我一定会继续用我的镜头和文字去传递爱的温度。让更多的人了解到有这么一些无私的干部群众负重前行。

责编:喻浩    审稿:黄浩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