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计在于春,春耕生产正当时”
“正值春雨滋润万物之时,防疫复工生产后,湖南省沅江市南大膳镇黑土地生态特种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法人代表郭正文,带领着南渔口村的贫困户在田间集中育秧、规范管理、科学生产。”该合作社正克服疫情影响,为粮食生产保供给、贫困户增收而努力着。
郭正文介绍,该合作社主要从业早加晚优水稻种植生产,自2018年加入产业扶贫项目,参与产业扶贫帮扶已有两年,项目实施地位于沅江市南大膳镇南大河村,现有流转面积890亩。
谈到合作社的发展,郭正文脸上也是幸福洋溢,双手“点赞”笑着说:“还是要感谢市政府杨智勇市长、市农业农村局、南大膳镇人民政府等对我们合作社的帮助,为我们调配种子、肥料和提供种植技术的支持,解决我们的生产困难,现在政策是真的好呢。”
杨清华是南渔口村建档立卡贫困户,从去年开始,就和同村的几个贫困户,自发组建了个“抛秧团队”,一起在该合作社务工劳作,靠自己双手为家庭增收,力争稳脱早日奔小康。杨清华也表示称,现在得到黑土地合作社的帮扶,收入较以前大大提升,而且这里务工钱也比市场每天要多20元。现在,杨清华的这个“抛秧团队”不仅只在合作社专职育秧,偶尔也还会在外接点“私活”,家庭经济有了更多的来源,现生活可算是可圈可点。正在田间辛勤劳作的他们,那矫健的身手和有力的动作,也透露着对美好生活的坚定向往。
据了解,“按高于市场的保护价代销贫困户种植的稻谷、租用流转贫困户土地、优先雇用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务工、贫困户每年每人分红受益不低于500元,连续实施三年。”是该合作社利益联结受益贫困户的主要方式。目前,该合作社已利益联结贫困户21户50人,为南大膳镇贫困户增收7.5万元。
南渔口村“抛秧团队”正在集中育秧
“扶贫先扶志,扶志同扶智”
南大膳镇人民政府自开展脱贫攻坚工作以来,一直秉持因人制宜、因地制宜,着力加强贫困户技能培训,全面提升贫困户生活技能,重点通过特色产业扶贫项目帮扶贫困户创收致富。发展特色产业扶贫项目主要为贫困户创造一个平台,加大帮扶力度,努力实现有劳动能力和产业发展意愿的贫困户全覆盖。让贫困户参与其中,靠着自己的双手来改善自己的生活,既增强贫困户通过勤劳致富的信心,又调动贫困户自发意识及奋发精神,最重要的是能让贫困户收获了前所未有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自实施特色产业扶贫项目以来,南大膳镇政府就积极引导合作社进一步密切与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机制,有效提高受益贫困户工资性、经营性、财产性和转移性收入,通过这种模式,激发贫困户的内生动力,让贫困户的潜力得到充分发展,从而使他们的生活有保障,增强他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近几年,在大力推进下,陆续有天顺、科茂、泽丰、瑞莲、金旺、灵官咀、黑土地、金江水产、一家亲9家合作社参与产业扶贫帮扶,现在,合作社已帮扶738户贫困家庭,受益人口数达1998人,辐射全镇个14村,占全镇建档立卡贫困户的50%,覆盖村率达66%。
市镇两级领导在现场指导春耕
“共克时艰持续施策,产业振兴长远发展”
自从疫情发生后,市、镇各级领导高度重视,积极协调,对产业扶贫政策措施逐项梳理、逐项落实,为产业扶贫、春耕生产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将疫情影响尽力降到最低程度,确保完成产业扶贫各项任务,确保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夯实基础,确保贫困户增收受益,增强贫困户幸福感。
产业扶贫是有效的扶贫手段,是我国脱贫攻坚战中的主要脱贫模式之一。南大膳镇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规划到户,责任到人”的文件精神和工作要求,按照“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立体扶贫、讲求实效、长远兼顾、自力更生”的原则,以产业振兴为首要任务,以农民增收为根本目标。努力实现近期效益与可持续发展齐头并进的宏伟目标,不搞一些“面子工程”,力求扶贫工作多层次、多措施、办实事、有实效。
南大膳镇政府主要负责人表示,脱贫攻坚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特色产业项目要着眼未来、长远发展,逐步过渡到走乡村振兴道路,扶贫工作不是简单粗暴的生拉硬拽,把贫困户拖到小康社会,而是要为贫困户铺路指引,让贫困户在奔向小康社会的路上有方向、少摔跟斗,让贫困户在脱贫的路上走得更快、更稳、更有尊严。
责编:喻浩 审稿:黄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