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大美沅江 > 视频沅江
洞庭风物志 · 食俗
发布时间:2025-06-23 10:51 信息来源:沅江发布 作者: 浏览量:


洞庭风物志 · 食俗

洞庭湖区以水稻、水产品、水果、水生蔬菜“四水”丰饶而闻名全国,孕育出"靠水吃水、因时而食、以鲜为魂"的独特饮食文化和风俗。

稻米之韵

作为水稻文明发祥地,晶莹的"洞庭湖白米饭"始终是餐桌的当家主食。晨光熹微时,米粉店蒸腾的雾气里浮动着雪白的发糕;暮色四合处,油锅里翻涌的糖油粑粑泛着琥珀光泽。糯米碾成糍粑、粽叶裹着粽子,稻米的醇香就这样沁入了湖乡的晨昏四季。

湖鲜之道

"无鱼不成席"的俗谚道尽了洞庭食俗的真谛。四大家鱼游弋于宴席中央,银鱼蒸蛋似凝月光,鳜鱼清蒸若含春露。最是那虾蟹螺蚌,佐以紫苏爆炒,顷刻便将湖水的鲜灵锁入唇齿。而那腌制的串串腊鱼,则成为了越冬的美味担当。

时果之味

橘林涌动的绿色波涛里,藏着洞庭湖区的甜蜜。那些紫黑的桑葚、碧绿的西瓜、红艳的草莓、凝霜的冬桃、润肺的枇杷、酿酒的葡萄......都化作了湖区人舌尖上的清欢。

水蔬之雅

水生蔬菜,是洞庭湖区食俗的亮点:春季采菱角、芡实(鸡头米)煮粥;夏季扯藕带,切段和泡椒爆炒;秋季摘莲蓬鲜食或制成莲子羹;冬天挖莲藕做成藕丸或藕炖排骨。待到来年湖洲上藜蒿冒尖、芦笋抽芽、芹菜泛碧,"洞庭三珍"便成就了一席春宴。

烹艺之魂

洞庭湖区的传统烹饪,以“蒸、腌、鲜”为味觉哲学。

蒸笼里粉蒸肉糯香袭人,清蒸鱼眸如琉璃,蒸汽氤氲间锁住天地本味。陶坛中延续着时间的魔法,腊鱼与剁椒共酿岁月醇厚,泡菜同腐乳对话四季轮回。当“全鱼宴”“杂鱼一锅鲜”的鲜香漫过筵席时,才懂得"鲜"字原来是湖水写就的诗行。

从晨曦中的米粉店到夜幕下的宵夜摊,从启封的腌菜坛到蒸腾的木甑雾,洞庭湖人硬是把平凡的日子过得活色生香。而那独特的湖乡滋味,早已化作了游子心头永恒的乡愁。


撰稿 | 杨光辉  王青  任晓辉

摄制 | 李礼  汤伟毅

编辑 | 刘敏

一审 | 刘敏  二审 | 项膑之  三审 | 肖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