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风物志 · 水城新石器遗址
考古重构历史,文物解锁文明。20世纪80年代,在茶盘洲镇玉竹村的一次考古发现,为我们揭开了洞庭湖区新石器文化的神秘面纱。
玉竹包遗址,位于茶盘洲镇玉竹村(原茶盘洲农场鹅洲分场),1986年被文物部门发现后进行了试掘。1987、1988、1989年这三年间,考古人员发掘出石器、陶器、玉器(玛瑙器)和骨器等文物。出土的玉器(玛瑙器)尤为丰富,有玦、环、璧、璜、笄等各类精美器型。
继玉竹包遗址之后,沅江最具代表性的新石器文化是石城山遗址。石城山遗址是屈家岭文化(后期)(距今约5300~4600年)的重要遗存,地处沅江与岳阳交界的广阔湖洲上。共分为两期,一期遗迹有灰坑、灰沟和房址,出土器物有陶器、石器和动物骨骼以及红烧土水稻印痕;石城山遗址二期遗迹有灰坑、房址和墓葬,出土器物主要为陶器、石器和动物骨骼。
石城山遗址的石家河文化(距今约5000~3900年)遗存也极为丰富,主要有灰坑、房址、窑址、道路和墓葬,出土器物以陶器为主,另有部分石器及少量兽骨。
沅江有代表性的新石器遗址群还有泗湖山镇的重华遗址,南大膳镇的南金山遗址、天星洲遗址,黄茅洲镇的子母城遗址,阳罗洲镇的吼龙港遗址,胭脂湖街道的水秀湾遗址、回龙山遗址和枫木桥遗址等。
水城新石器遗址犹如跨越时空的文明信使,解锁了洞庭湖先民适应自然的生存密码,为重构史前社会行为模式提供了关键样本,更为中华文明起源补写了重要篇章。
撰稿 | 杨光辉 王青 任晓辉
摄制 | 邓明治 石赛夫
编辑 | 刘敏
一审 | 刘敏 二审 | 项膑之 三审 | 肖琴
微信公众号
“湘易办”超级服务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