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大美沅江 > 视频沅江
洞庭风物志 · 水城革命烈士墓
发布时间:2025-04-07 15:36 信息来源:沅江发布 作者: 浏览量:151


洞庭风物志·水城革命烈士墓

清明时节的沅江,青山叠翠、碧水含烟。在这片红色土地上,巍峨的革命烈士纪念碑静静伫立,一个个镌刻在历史长卷中的闪光名字,见证着水城儿女百年来的热血忠魂。

在艰苦卓绝的革命历程中,沅江儿女前赴后继、浴血奋战,大革命时期牺牲350多人,抗战时期牺牲8656人,解放战争时期牺牲853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又有众多水城儿女为保卫祖国、建设家乡献出了生命。

蠡山烈士陵园高高矗立的“沅江烈士纪念碑”上,镌刻着近200名英烈的名字,他们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或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以上机关授予烈士称号。

胭脂湖街道南竹山村,是革命烈士蔡杰、徐植南、陈文庆的故乡,这三位烈士都是大革命时期的先驱,在洞庭湖区领导了多次农民运动。蔡杰、徐植南两烈士1929年2月20日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后合葬,其墓前的“为民先锋”碑文,至今仍在传颂着农运火种的故事。

在新湾镇古楼村,水城早期的共产党员熊珊长眠故里。1928年的血色初春,熊珊被敌人杀害于沅江鸡公嘴,年仅23岁。

南嘴镇百家沟村余家村组,是革命烈士刘武的血色归宿。16岁加入中国共产党,面对敌人的严刑逼供,他始终坚贞不屈,牺牲时年仅20岁。

皮昆泉烈士墓,在今琼湖街道杨泗桥社区金龙嘴组。皮昆泉,是沅江第一个基层党小组——中共杨泗桥党小组的成员,1926年当选为沅江县总工会委员和雇工会长,1927年4月15日在草尾镇遇难,年仅18周岁。

清明追思、缅怀先烈。这一座座水城革命烈士墓告诉我们:英雄从未远去,他们化作了洞庭的春风、沅江的碧浪,永远守护着这片深爱的土地。


撰稿 | 杨光辉  王青  任晓辉

摄制 | 邓明治  石赛夫

编辑 | 刘敏

一审 | 刘敏  二审 | 项膑之  三审 | 肖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分享到:
长者关爱模式
政务微信 政务微信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湘易办”超级服务端 “湘易办”超级服务端 “湘易办”超级服务端
“湘易办”超级服务端

“湘易办”超级服务端

智能问答 智能问答
知识库 知识库
分享 分享 分享
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