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度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公示(沅江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
发布时间:2022-02-23 16:19 信息来源:沅江市委编办 作者: 浏览量: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430981MB0X782380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2021  年度)

 

 

 

 

 

 

单 位 名 称

沅江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

 

定代表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单位名称

沅江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

宗旨和

业务范围

负责全市劳动和人事争议仲裁工作,承办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办公室的具体工作。

   

沅江市金竹路劳动小区

法定代表人

黄跃蛟

开办资金

1(万元)

经费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沅江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资产

损益

情况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

1

网上名称

沅江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

从业人数

6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严格执行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的规定,2021年无变更事项。

今年,我院劳动人事争议工作在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及局领导的正确领导下, 坚持“预防为主、调解为主、深入为主”的原则,结合我市的具体实际情况,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有利地维护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促进了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今年度,我院共收到200多起劳动纠纷投诉,立案劳动人事争议案件89件,已处理结案的80件,结案率为90%,调解成功率88%,终结率95%。有效预防和化解了企业和职工之间的纠纷,维护双方的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的协调,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树立了良好的政策效益、政治效益和社会效益,现将上一年度工作总结如下: (一)基本工作 1、坚持预防为主,注重舆论宣传。深入贯彻“两法一条例”的实施,多方配合、合力组织开展大型劳动普法宣传活动。10月底,由沅江市人社局与湖南沅江高新技术产业园、沅江市城关职高联合举办了劳动关系协调员培训班,此次培训,与广大企业和职工面对面,进行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宣传和交流。此次培训班,不仅使企业老板和领导提高了认识,积极支持工作,广大职工也增强了法制观念,增加了自我保护意识。 2、本着深人为主的态度,关注基层民生。仲裁办公室每天来访人员众多,但仲裁员对每一位来访群众和前来咨询的企业劳资人员进行热心、细心、耐心的解答,截至目前,共接待来访人员达上千余人。不仅对来访人员的问题进行解答,也对个别存在疑虑的问题进行请示和沟通,较好的为基层百姓解答了心中的疑惑,宣传了相应的法律政策,使得带有怨气来访的群众满意而归,怀有疑问的企业通晓而走,双方均能做到知法、懂法、守法,自觉依法办事,使更多的劳资矛盾解决在萌芽、消化在萌芽。 3、立足调解为主,保证仲裁公平。在依照法律程序及时处理各类劳动争议时,严格把好政策关,对符合劳动争议受理范围的案件,绝不推诿扯皮。在查明事实、分辨是非的基础上,针对双方存在分歧较大的争议进行前探调解,加大调解力度,努力促成双方和解,尽可能将矛盾化解在开庭前,使争议在平等的基础上得到解决,使当事人之间的劳动关系趋于缓和。如8月份,我市百惠商业广场因股权变更,有140余人要求仲裁经济补偿金,通过我院调解,全部达成调解协议。在已办结的案件当中,调解及撤诉共计70件,调解结案率为88% 4、坚持依法办案,确保案件质量。公开办案程序,杜绝暗箱操作。遵守办案制度,确保公平公正。在案件处理中,弱化仲裁员的个人作用,强化案件集体研究、集体决定,以程序公正来保证案件处理结果的公正。对重大疑难案件、集体争议需裁决的案件和社会影响较大的案件及时向上级仲裁院请示汇报,以便更准确、快捷的处理争议。 5、加强队伍建设,提高综合素质。为努力提高办案能力,根据省里和益阳市局安排,我院全体人员参加业务培训两次。会后与兄弟单位,积极交流,参照学习其他单位的办案经验。不断提升自己的办案水平。 6、强化“两个平台”建设。为了进一步提高劳动仲裁工作效能,推动劳动仲裁工作的规范化、程序化、透明化,我们坚决按照上级部门的要求,投入较大的人力物力,进一步强化了劳动仲裁网上办公系统和“互联网+调解”系统平台建设。今年来我院办理的80多起劳动争议案件已全部录入网上办案系统,从立案到结案的所有办案流程都能从系统中体现出来。结合我市实际,在各镇、场、街道办事处、工业园共建立了14个“互联网+调解”系统服务平台。现在,劳动者足不出户就可以通过扫码登录等方式在手机上申请劳动仲裁。 (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乡镇基层组织调解人员事多、事杂、专业水平还不够,调解工作也没有待遇,导致许多工作人员不愿学、不愿做的现象。我们仲裁机构经费不足,对基层调解组织培训、管理上也没有到位,指导不够。 2.劳动仲裁网上办公系统和”互联网+调解”系统平台操作不熟练,经过市局组织的业务培训虽取得了不小的进步,但仍需多与上级组织和部门沟通、学习、请教。 3.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劳动者法律意识、维权意识越来越强,所以仲裁案件也逐年递增,法定办结时间为45日,因案件多,办案人员少,案件大多数超期处理。仲裁人员均要负责接待咨询、立案、通知、书写文书等工作,办案时间不够,有时对仲裁工作有不满情绪。 (三)明年工作打算: 1、加强管理,增强素养,大力提高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办案质量和办案效率。加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工作的管理,增强仲裁员自身的素质,是做好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工作的关键。加强学习,要进行法律法规和有关方针政策的学习和教育,不断增强仲裁员依法施政、依法办案的自觉性。 2、进一步加强、发挥乡镇劳动关系协调委员会的作用。针对乡镇街道虽均成立了基层解调组织,但因人员调动频繁、责任划分不明确等原因,很多乡镇调解组织名存实亡,根本没有发挥调解案件、稳定劳动关系的职能的现状,加强对乡镇调解组织工作人员的业务指导,挑选一批素质高的协调人员参加仲裁员培训,提高其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 ,充分发挥乡镇调解组织的调处作用,让其在知法、懂法的前提下,更好的维护法律的尊严、维护劳动矢系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3、加强与市局和法院的沟通和衔接,争取政策支持和业务指导,做到裁审标准一致,确保裁决合情合理、公平公正。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

填表人: 陈丽红                         报送日期:20220223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