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430981MB0W91693P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 2021 年度)
单 位 名 称 |
沅江市投资促进服务中心 |
法定代表人 |
|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
单位名称 |
沅江市投资促进服务中心 |
||
宗旨和 业务范围 |
理顺招商引资服务,加强内外经济贸易合作。 |
|||
住 所 |
沅江市入园路11号 |
|||
法定代表人 |
孔微 |
|||
开办资金 |
50(万元) |
|||
经费来源 |
财政补助(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沅江市商务局 |
|||
资产 损益 情况 |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64 |
50 |
|||
网上名称 |
沅江市投资促进服务中心 |
从业人数 |
15 |
|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情 况 |
严格按照《条例》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无变更情况。 |
|||
开 展 业 务 活 动 情 况 |
2021年以来,沅江市招商引资工作紧紧服务于市委、市政府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把招商引资作为大力实施省委“三高四新”战略、推进“五个益阳”建设和做好沅江“四篇文章”的重要抓手,充分发挥沅江的区位和资源优势,坚持“总量壮大、质量提升、产业集聚”原则,全力抓好“4+2+N”产业布局及产业链项目建设,推动优势产业向高端化、数字化、绿色化、集聚化、融合化方向发展。现就全年招商引资工作总结如下: 一、全年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一是引进境内省外资金,全年目标任务98亿元,已完成99.49亿元,占全年目标任务的101.5%;二是引进市域外资金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全年目标任务6亿元,已完成6.09亿元,占全年目标任务的101.5 %;三是实际利用外资,全年完成实际利用外资0万美元;四是“三新项目”落实推进情况,新签约项目全年目标任务数35个,已完成35个,占全年目标任务的100 %,新开工项目全年目标任务数25个,已完成27个,占全年目标任务的108%,新投产全年目标任务数20个,已完成23个,占全年目标任务的115%。 二、招商引资工作措施及成效 (一)工作措施 1.完善基础工作。 一是完善招商制度,制定出台了《2021年沅江市招商引资绩效考核办法》《沅江市招商引资项目操作规程》《沅江市招商引资工作措施》等文件,明确招商方向和举措。二是完善基础资料,制定了《大美沅江·洞庭明珠宣传册》《沅江市招商引资政策宣传手册》,已制作完成2021年最新招商引资宣传片,现进入最终定版阶段。 2.拓宽招商渠道。 一是推行精准招商,从之前的“海选”模式向“精选”方向转变,通过商务部门主动招商、接洽来沅客商、招商小分队招商等方式找准我市所需企业,与其洽谈和对接,争取优质项目落地。二是以商招商,借助企业的信息渠道、商务渠道、人脉资源进行招商引资,同时通过经促会、商会招商。三是通过中介公司等平台进行招商,同湖南-粤港澳产业转移服务中心、上海东方龙等中介机构签订招商服务合同,进行资源对接、产业落地等全方位的服务。四是进行驻点招商。沅江市高新区通过58科创产业导入,预计合作1-2年内,入驻58系企业或独角兽企业2家,引进互联网新经济百强企业3家,互联网相关产业企业8家;3-5年内导入58系企业或独角兽企业4家;引进互联网新经济百强企业共计20家,互联网相关产业企业共计30家。 3.改进招商方式。 一是加强驻点招商。扩大驻点的范围和对接力度,不仅仅局限在三个驻点城市,而是扩展到整个片区和周边城市群进行招商,通过当地招商信息网和重大招商活动,重点关注符合我市发展规划的产业转移信息,将更多发达地区需要产业转移的优质项目承接到我市。二是加强精准招商。从之前的“海选”模式向“精选”方向转变,找准我市所需企业,与其洽谈和对接,争取优质项目落地。三是加强以商招商。主动和产业龙头企业、商会、经促会、协会加强联系,充分发挥驻外窗口的作用,多渠道搜集项目投资信息,建好信息档案, 及时与客商联络,为小分队对接洽谈项目提供目标。 4.抓牢节会招商活动契机。 一是2021年湖南省电子商务大会,积极对接一批电子产业类企业及项目;二是中医药论坛大会,对接一批医药产业类企业及项目;三是2021第十届全球湘商大会,针对我市4+2+N产业链,努力对接一批相关产业链企业及项目;四是湖南粤港澳大湾区投资贸易治谈周,借助“洽谈周”平台,紧密围绕沅江市重点发展产业,推介沅江重点招商引资项目,加强与企业对接,促成项目签约。 (二)工作成效 1.招商引资项目取得新进展 围绕4+2+N产业链开展重点招商,市级领导带队前往北京、上海、广东、福建、辽宁等地招商引资共8批次,同时,邀请投资方来沅实地考察165批次,在线洽谈690余次。1-11月份完成沅江市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进启PCB刀具生产项目、产业年产1万吨豆制品项目等新签约项目 31 个;完成电子元器件生产项目、沅江新创风力风力发电项目、沅江市能创风力发电项目等新开工项目 20 个;完成电子元器件加工项目、万青现代农业项目、康盾医疗器械制造项目等新投产项目 19 个;引进沅江市三峡水环境综合治理有限责任公司、光大环保能源(沅江)有限公司2家三类500强企业落户沅江。与首发集团、中船集团、北斗航天卫星应用科技集团、东旭集团、中铁集团、洲亿靖腾置业发展(北京)有限公司等大型企业开展招商洽谈交流活动100余次。 2.招商引资方式获得新创新 推进服务外包,开展专业招商。为提升我市招商引资工作专业水平,通过选择有经验的专业招商平台,协助我市招商引资工作,于去年9月份与东方龙商务集团开展正式合作,至今共向我市推荐了8家企业。与东方龙商务集团进行了视频会议交流,就前阶段双方合作的情况进行了回顾总结,并就如何提高服务效率和项目精准对接度进行了探讨和交流,下一步将加强与东方龙商务集团的沟通联系,双方定期召开视频会议及时就推荐的招商信息进行研判和跟进。其次通过近一年的努力,上海、深圳、武汉三个驻点招商小分队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密集对接企业老板200多人,正在洽谈且投资意向明确的项目28个,成功签约项目6个,包括湖南腊农食品项目,南大膳镇绿色环保新型建材产业园建设项目,沅江南大200兆瓦储能项目,进启精密仪器PCB刀具项目,润泽医用无纺布项目,中蔬联•南洞庭农产品电商物流园项目,总计投资17.7亿元,其中已投产项目3个。 3.招商引资机制不断完善。 对沅江各类企业、平台、机构等所产生的科研成果,严格按照《沅江市招商引资若干规定(沅办〔2019〕61号)》文件落实,凡获得国家、省级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中国专利金奖、中国专利优秀奖的给予文件规定的相应奖励。整理、收集我市“4+2+N”产业链目录,积极对接有意向来沅投资企业、“三类500强”企业,引进高新技术产业。已收集沅江籍企业家名录213人、沅江籍知名专技人才名录91人,该部分已初步整理成册。积极对接“4+2+N”产业相关企业,目前正在对接四大基础产业链上的相关企业有江苏南纬纤维科技有限公司、中乔体育股份有限公司、广东鹰穗消防科技有限公司、湖南宇晨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等,新能源企业有粤电集团贵州分公司等,新材料企业有上海沅生瀚企业等。 4.营商环境得到良好发展。 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落实尊重企业家“二十条”,严厉打击破坏营商环境的行为,营造重商、亲商、爱商、护商的投资环境。《招商引资若干规定》《支持工业经济发展“二十条”》《支持现代农业发展“二十条”》《优化营商环境“二十条”》《沅江市招商引资中介人奖励暂行办法》等一系列完善招商机制、优化营商环境的政策,为营造风清气正的营商环境提供了规范化的制度保障。《支持企业发展“二十条”(稿)》已完成初稿拟定,目前正在走审批程序。 三、2022年工作计划 全市的招商引资工作,将紧紧围绕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点方向,按照“发挥优势、补齐短板、尊重需求、科学务实”的原则,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加强顶层设计工作。招商引资工作要取得成效必须要有明确的招商思路和产业规划,为招商引资提供方向和目标,明确招什么,不招什么。同时,对现有的4+2+N产业进行研判分析和资源摸底,针对产业链进行招商,根据每条产业链都分析出目前的现状、现有的资源、链上的企业、存在的短板、招商的方向、瞄准的企业等等。 (二)加快招商进度。一是突出项目跟进。对目前在谈、有意向的项目要全力跟进,力争及早落地。而对已批、在建的项目要促其加快资金到位,对已有企业要鼓励促进其增资扩股;二是突出项目质量。用心推动相关部门、个人对我市经济形势、产业方向开展调研,推出投资导向产业,引导企业客商重点投入;三是突出项目特色。透过与世界500强、央企、国内外行业龙头的合作,引进一批优质、高端,个性要着力引进对我市产业关联度大、转型升级带动强、主业特色明显,推动实体经济发展项目。 (三)优化招商工作措施。一是完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根据《湖南省进一步加强招商引资工作的若干规定》和《益阳市进一步推进招商引资高质量发展的八项措施》的文件精神,对应出台和完善现有的招商引资政策,例如对其中涉及土地价格、厂房租金、税收优惠等规定按照新出台规定执行。二是侧重产业链招商。大力支持工程机械制造、船舶制造、生态绿色食品、纺织服装等传统主导产业转型升级,积极培育绿色环保新型建材产业、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完成中联重科沅江智能制造产业园、工程机械智能制造产业园、新型绿色建材园、船舶制造小镇等重大项目建设,形成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集群,促进产城融合一体化发展。加强企业培育。推动中联重科、亚光科技、辣妹子食品、新马制衣、赤蜂农化、鑫海股份等骨干企业健康发展;持续加大对实体经济的帮扶力度,打造一批“专精特新”中小微企业,推动一批“个转企、企升规、规改股、股上市”,力争五年内实现3家企业上市,形成“大企业更具实力、小企业更有活力”的生动局面。三是探索建立产业发展基金。借鉴开福区和周边很多地方的经验,许多地方政府的平台公司以组建产业引导基金的方式,开始参与项目的共同运营和市场化运作,一方面可以解决企业前期启动资金难的问题,另一方面优质的项目也可以给平台公司增加一定的收入。通过基金的市场化运作,推动财政资金、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有机结合,促进我市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重点支持科技型创新创业企业、人才创业项目、重大研发平台、公共服务平台等。四是完善项目评估评审机制。总结以往的经验,有许多招商引资项目引进来以后不太成功,带动效益不明显,这需要在前期引进的时候加强对项目的评估,严格把关,对于招商引资重大项目可以与会计事务所或第三方的评估公司进行尽职调查,了解企业的背景,再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估。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 效 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 况 |
无 |
|||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 情 况 |
无 |
|||
填表人: 陈玉言 报送日期:2022年03月16日
微信公众号
“湘易办”超级服务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