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中,不少父母习惯和孩子讲道理,而疏于关注孩子的情绪和感受,给亲子关系带来很多麻烦,甚至凭空制造出很多不必要的亲子冲突。父母如果能学会看见孩子的情感和背后的需求,很多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
比如周日晚上孩子还没有做完作业,嘟囔了一句:“作业这么多,看来今天晚上要熬夜了,真是烦死了!”妈妈一听,随口回应道:“早干什么去了?我看你周五周六都挺轻松的,不知道抓紧时间,这样下去成绩不下滑才怪呢!”接下来的情况可想而知,孩子情绪爆发,朝妈妈大吼一通,母子之间酿成了一次小冲突。这种情况就属于父母只看见道理而没有看见情感,妈妈只看见了孩子“应该早做好作业的时间安排”这个道理,却没有看见孩子因作业完不成需要熬夜的焦躁情绪。
看见道理看不见情感为何有害呢?首先,看见情绪就是爱,妈妈没有看见孩子的情绪,孩子就会认为妈妈不理解自己,亲子关系受到影响。其次,孩子的情绪被妈妈怼回去了,没有得到释放,如何会安心高效地做作业呢?
而且,妈妈说的所谓道理,孩子难道不明白吗?妈妈即使不说,孩子这次遇到了时间安排上的麻烦,下一次自然会调整计划,统筹安排,从中吸取教训。这本来是孩子积累经验的一次机会,结果妈妈带着嘲讽的味道一评价、一抱怨,孩子就会抵触、防御。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更不愿意轻易接受父母的指责,他们本能地认为“我的错胜过你的对”,于是冲突和对抗就发生了。妈妈的良苦用心,不仅得不到好的效果,反而会起到反作用。
这时妈妈如果看到了儿子的情绪和感受,就会和孩子共情,说一句“作业还真是挺多的!那怎么办?”或者拍拍孩子表示理解,并给孩子倒上一杯水,效果往往比讲那么多道理要好得多。
如果用三层楼模型来形象地表达,一楼是情感,二楼是道理,三楼是成效。很多家庭处理亲子关系和夫妻关系问题时,往往习惯于直接上二楼,讲道理、谈是非、看对错,看看应该不应该,看看是否符合规矩道德,或者进一步上到三楼去看效果、看成绩,而很少在一楼去关心和体会对方的情绪感受。我在咨询时发现,很多家庭长期不知道一楼的存在,他们的情感空间似乎落满了尘埃、锁上了门。
实际上,家庭关系应多在一楼少上二楼。我女儿初三时有一天起床晚了,看见我就抱怨说:“爸爸,都怪你!你也不叫我起床,害得我要迟到了。”我应该如何回应呢?
设闹钟和起床,都是女儿自己的事儿,实际上和我没有关系。如果我在二楼和三楼思考,就会觉得这件事情女儿埋怨我是不对的,“你自己不设好闹钟是自己的责任,你不反思自己,以后怎么进步呢?”“如果长期下去成绩能不受影响吗?”我这样说显然是有道理的,但孩子会舒服吗?孩子以后还会愿意和我沟通吗?讲完道理孩子就一定愿意去改变吗?万一我怼回去,女儿从此对迟到不在乎咋办呢?万一女儿从此和我对抗,偏要起得晚有没有可能呢……可见,在二楼或三楼和孩子讲道理是没有好处的。
因此,我放弃了上二楼和三楼,选择停在一楼体会孩子这句话的意思,我似乎听到了背后女儿情绪的表达:“爸爸,我要迟到了,我心情很糟糕”。于是,我回了一句:“哦,那对不起啊!”事实上,我这句话是表达“爸爸知道你很难受”,也就是看见了孩子的感受。我说完之后,女儿马上就平静了,开心地上学去了。我的做法不仅平复了女儿的情绪,也加深了父女关系,把复杂的事情变简单了。这一切都是在一楼完成的。
当天晚上,女儿睡觉之前,我走到她旁边眨了眨眼,轻声地说:“明天早上,还要不要爸爸向你说道歉啊?”女儿明白我是在善意地提醒她设好闹钟,明天按时起床,笑着说:“走开走开!”这一问一答,不指责、不埋怨,二楼的问题在一楼轻松地解决,我相信女儿会做好,我们俩心里都暖暖的。
父母理解并利用好这个三层楼模型,觉察情感和道理的区分,遇到问题时尽可能在一楼去关怀和理解孩子,适当加以引导,再加上以身作则,孩子不仅会努力向上,还会动机十足,信心满满。
当然,这需要长期的练习才能越来越熟练。有些父母即使明白这个原理,但不愿意太多迁就孩子、理解孩子,仿佛容不得自己的孩子开心快乐似的。有些父母一旦遇到孩子对自己稍有冒犯顶撞,就会立刻爆发、火冒三丈,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这就是情感匮乏的现象。
这些父母自身的情感匮乏,往往源于自身的家族环境和童年经历,他们没有被自己的父母很好地关怀和照顾过,就很难突破原生家庭造成的情感匮乏。因此,父母要主动觉察、思考、改变,通过心理治疗和个人成长,改变家庭文化编码,阻断情感匮乏的代代相传。
(作者系北京中亲联教育科技研究院院长)
作者:王占郡
《中国教育报》2021年07月11日第4版 版名:家教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