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时节,漉湖湿地保护区芦苇茁壮,鸟飞鱼跃,生机勃勃。这块有“亚洲第一芦苇荡”美誉之称的湿地,极目可见的环境优美。
如何做好两山转换文章,既有绿水青山,又有金山银山?“加快产业转型扩能得结合本地特色,因地制宜。”市人大代表王京提到。草尾镇人大主席团的10余名市、镇人大代表来到沅江市漉湖湿地保护区,以芦苇地为会场,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考察和畅谈。

调研组一行先后深入到漉湖沿湖湿地芦苇以及三港子头进行实地调研。每到一处,调研组都认真听取相关负责人介绍,边看边问,详细了解芦苇资源的历史和现状、芦苇资源保护和利用、芦苇资源保护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等方面的情况。
听过介绍后,沅江市人大代表、草尾镇水利综合服务中心主任杨梦辉感叹道:“芦苇造纸产业曾是沅江经济的重要增长极,但为了守护好洞庭湖一湖碧水,沅江市将造纸业全部退出,如何将芦苇的合理利用是目前需要重点思考和解决的问题。”“要坚持保护与发展互促,进一步提高芦苇产量”“有效降低芦苇种养、收割等管理成本”,“研制高附加值芦苇产品,提高核心技术含量,打造前景较广的芦苇综合利用产业链。”人大代表们你一言我一语,提出自己的见解。
“始终坚持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把“绿色”发展的生态经济作为行稳致远的方向和动力,把优美的生态环境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优质资源,以实现贯彻新发展理念与经济开发融合发展为目标,努力把这片湿地充分利用起来”。草尾镇人大代表、党委书记张铁绵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