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战国《吕氏春秋·不苟论》
翻译:想知道是否平直,就必须借助水准墨线;想知道是否方圆,就必须运用圆规矩尺。
赏析:如果把人生比作一列前行的列车,“准绳”和“规矩”就是指引方向的轨道。遵规守纪,始终沿着正确的轨道前进,就会方向不偏,顺利安全抵达目的地。
2.禁于未然之前,禁于已然之后。——东汉·班固《汉书·贾谊传》
翻译:实行礼治是在事情没有发生之前就将它禁止,而实行法治是在事情发生之后才去制止。
赏析:此句对礼、法的议论很精辟,作者认为“礼”是防患于未然,“法”是严惩于已然,二者互为表里,都是社会治理的手段,任何一方都不可偏废。
3.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明·张居正《请稽查章奏随事考成以修实政疏》
翻译:天下之事,制定法令不难,难的是对法令的贯彻执行;听取众人意见不难,难的是如何让这些意见真正发生效力。
4.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春秋《论语·子路》
翻译:当政者本身言行端正,能做出表率模范,不用发号施令,大家自然起身效法,政令将会畅行无阻;如果当政者本身言行不正,虽下命令,大家也不会服从遵守。
5.俭则约,约则百善俱兴;侈则肆,肆则百恶俱纵。——清·金缨《格言联璧·持躬》
翻译:勤俭节约就能够约束自己,只有约束自己,一切好事都会涌出来,相反,奢侈就会放纵自己,一旦放纵自己,一切坏事便会滋长。
6.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北宋·苏轼《前赤壁赋》
翻译: (天地之间的万物各有主)假若不是属于我所有的,即使一些一毫也不去强取。
赏析:现在可借用来说明作官、为人都应清廉不贪,不是为我所有的东西,再微小也不能苟取。
7.廉则吏不敢慢,公则民不敢欺,公生廉,廉生威。——明·年富《官箴》刻石
翻译:下属敬畏我,不在于我是否严厉而在于我是否廉洁;百姓信服我,不在于我是否有才干而在于我办事是否公正。 公正则百姓不敢轻慢,廉洁则下属不敢欺蒙。
8.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三国·诸葛亮《诫子书》
翻译:作为君子应当以不受外界影响来修养自身,用节俭来培养自己的品德。对名利如果不采取淡薄的态度就无从使志向清白,不排除外界干扰就不能有所前进达到远大的目标。
赏析:恬静以修善自身,俭朴以淳养品德,确立了君子行为的基本原则,强调了平静修身和节俭养德的重要性,对品性的修养具有积极意义。
9.因民之所善以劝善,因民之所憎以禁奸。——《文子·上义》
翻译:能够顺着人民喜爱的方向劝善人民,能够顺着人民憎恶的方向禁止恶人。
10.以信待人,不信思信;不信待人,信思不信。——晋·傅玄《傅子·义信》
翻译:用诚信对待他人,就是本来怀疑你的人也会相信你;虚伪对待他人,就是本来信任你的人也不敢相信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