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技术创新,转型升级传统养殖模式

索 引 号:4309810018/2023-1827684 发布机构:沅江市畜牧水产事务中心 发文日期:2023-09-20 信息类别:综合政务 公开范围:全部公开 公开方式:政府网站


 

池塘养殖是我市的传统养殖方式,2022年,我市为社会提供16.8万吨水产品,在河湖矮网围及网箱退养大背景下,池塘养殖产量须符合粮食“稳产保供”绿色发展,因此对池塘养殖的尾水排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推动水产养殖业转型升级,我中心党支部注重发挥党建在水产养殖中的核心和统筹作用,不断增强各级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主要通过全市范围内推广以下模式实现尾水达标排放或循环利用:

一是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模式,即将主养品种置于流水槽中,槽外的大池塘用于鱼粪收集和水处理,包括养鱼流水槽、鱼粪残饵集污装置、推水增氧装备、起鱼吊装设备、鱼菜共生装置、导流坝等。这种模式不占地,适合连片且有一定规模的池塘,基本可以实现污染物达标排放,养殖用药减少90%。

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模式——流水槽

 

二是陆基集装箱圈养模式,该模式主要包括圈养、增氧、集排污、循环水和人工湿地废水处理五个系统,对集装箱养鱼过程中产生的养殖尾水经过过滤分离,能及时有效的收集鱼类代谢物和残剩饲料,改善水质,确保池塘良性循环,实现养殖废水零排放,同时为鱼类养殖提供稳定的环境。

 

陆基集装箱圈养模式

 

 

 

 

 

 

 

三是“三池两坝”净化模式,养殖尾水经沉淀池+过滤坝+曝气池+过滤坝+生物净化池+净水池+在线监测,达到水质排放标准,回到养殖系统或达标排放。该模式占用地面积10%左右,是我市集中连片池塘尾水治理的主力模式。

 

“三池两坝”净化模式——曝气池

 

四是池塘底排污模式,即将池塘改造成圆角锅底状,“锅底”设排污口与岸上排污井联通并用,简单易行,每2天排污一次,每次排2方水,粪污经沉淀后作肥料,上清液返回池塘,可实现达标排放。该模式基本不占地,主要适用于我市小规模池塘。

池塘底排污模式

此四种模式的推广实施,促使我市水产养殖布局更加规范,水环境得到有效保护,水生态系统更加健康稳定。采用循环水养殖模式,可实现养殖用水零排放,能减少养殖过程对周边水环境依赖,节水效果明显。初步估算,全市16.32万亩池塘治理完成后,每年可节约养殖用水1.15亿吨。有养殖尾水排放的养殖场,尾水中固体悬浮物去除率超90%,总氮和总磷去除率可达65%,因此,16.32万亩池塘尾水治理完成预计每年可削减水产养殖排污量25%以上。养殖池塘每年残饵、粪便等养殖废弃物,经处理可制成有机肥,或计入稻田、鱼菜共生系统,综合利用,亦可构建起绿色、低碳、可持续的现代水产养殖产业模式,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通讯员:沅江市畜牧水产事务中心水  张余)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